
徐苏榛正在为居民测量体温
N海都记者
陈琦
安泰街道供图
“慢”下来的福州,是为了更快好起来,大家都在为此而努力,这其中有一股力量来自于满满的“女子力”,她们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而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她们又变身刚强坚毅的“战士”,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
今天就来看看福州鼓楼区安泰街道三位巾帼“战士”的故事,她们分别是“80后”“90后”和“60后”的代表,也是福州众多抗疫工作人员的缩影。
细心“90后”徐苏榛
哪里需要往哪上 社区琐事全搞定
“师傅,麻烦您往这边走,这边还没有消杀过……”在五一广场社区,总能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社区中忙前忙后,处理着社区的大小事。她就是徐苏榛,一位“90后”疫情防控志愿者,同时也是社区卫生副主任。
“除了做核酸、摸排管控,社区其实还有许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徐苏榛告诉记者,由于辖区内消杀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在专业规范的指引下由专业消杀人员来完成。但考虑到消杀队伍可能对辖区环境不熟悉、消杀过程中或会出现缺漏情况,徐苏榛不顾连日持续作战的辛劳,领着专业消杀工作人员进入辖区内的各个小区,对小区通道、垃圾点、电梯、楼梯等重点公共区域展开外环境消杀,每天都要走上好几万步。
徐苏榛告诉记者,除了防疫工作,她也没有放下社区里的日常工作。小区路灯维修、调解邻里纠纷、组织工人疏通下水管道等等。“现在居民们只要有什么事,都会来和我说,我都会把事情一件件记下来,再一件件地帮助他们处理。”
暖心“80后”郑彬彬
急事难事都办好 居民看到就安心
在乌塔社区,有一个让隔离人员只要看到就颇为“安心”的人,她就是郑彬彬,主要负责处理社区中隔离人员的事务。10月23日,本在休假的郑彬彬听闻社区需要支援,她毅然放弃假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辖区内正在隔离的居民会有很多突发情况,我们既要时刻照顾到他们的需求,也要舒缓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紧张。”郑彬彬告诉记者,近日,在隔离人员中,一位糖尿病患者急需胰岛素,并且情绪十分紧张,生怕隔离了东西就送不进来了。了解到情况后,郑彬彬第一时间和其家属、隔离酒店工作人员联系,用最快的速度把胰岛素送到了这位居民手中。“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居民身体的特殊性,还协调酒店为居民准备了无糖、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配餐。”郑彬彬说。
“除了负责隔离人员的有关工作,她白天还要在辖区各个核酸检测点来回跑,处理紧急问题,晚上主动留下来加班摸排防疫数据。”郑彬彬的同事告诉记者,她总是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希望能让居民们都感受到社区的暖意和关怀。
热心“60后”张宝贞
一句“我来”坚守数日 舍小家为大家
“我来!”在社区急需人手时,乌山社区60岁的张宝贞毅然放弃休息,从金山的家中赶回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投入抗疫一线。
志愿者需要协调,住户需要排查,公共区域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哪个岗位有空缺,她就用一句“我来”顶上。“没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随手啃个面包,累了就找个角落小坐一会。”张宝贞告诉记者,自己很想念住在金山的家人们,但共同生活多年的乌山社区的居民们又何尝不是她的“家人”,她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张大姐”是居民们对张宝贞亲切的称呼,在乌山社区生活了几十年的她对每条路、每条小巷都了如指掌。她每天要在辖区里走上好几圈,对居民一遍一遍地开展核酸检测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因为她的身体和年龄,大家都很担心她,劝她好好休息,但她每次嘴上应着“好”,转身就又去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