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上观新闻 宁波晚报 综合
“我的孩子,算是被毁了!”浙江宁波慈溪市的王先生最近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他的13岁儿子私自在药店购买处方药,并且超剂量服用,对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后果。为此,他通过各种渠道对出售药品的药店进行了投诉,希望讨一个说法,也希望此类情况能引发社会关注。
至记者发稿时,涉事的其中一家药店,因违反《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已经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初中生私自买药 吃了好几个月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今年正在读初一,“上个月底,孩子在学校表现有点反常,不愿意上厕所,老师经过检查,发现他课桌里有不少激素类药品”。
这一发现让王先生大为吃惊,在他的追问下,才得知孩子从今年7月份开始,偷偷摸摸在药店购买了螺内酯片、黄体酮和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为补佳乐),而且长时间超剂量服用,目前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我们的追问下才知道,孩子身体开始发育,有一些生理上的变化,但是他内心很抗拒,所以通过网络查到了有些药物可以缓解他的焦虑,吃了以后身体会舒服,就去药店买药了。”王先生说,可是这些都是处方药,没有医生的处方是不能随便销售的。
据了解,戊酸雌二醇片是处方药,适用于绝经后的更年期症状,用以弥补雌激素不足。螺内酯片则有抑制雄激素的作用。
“我们发现问题以后,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已经发现孩子有乳房发育、性器官萎缩等现象,而且出现了严重的药物依赖,这让我们都快崩溃了!”王先生说,孩子同时还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烦躁易怒,并且有自残倾向,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孩子的母亲李女士最近只好请假在家,全力照顾孩子。
不止一家药店 曾卖药给孩子
“药店难道不懂什么是处方药、非处方药?难道可以随意出售这种激素类的药品给孩子吗!孩子才13岁,平时都是穿校服的,药店的销售人员居然把药卖给他了,而且还不止一家药店!”王先生非常气愤。
他们从孩子口里得知,他一共在3家不同的药店购买了这些药品。但是由于都是通过现金购买,也没有留下什么凭证,目前只有一家药店承认卖药给孩子,而其他药店拒不承认,这让他更加气愤。
王先生已经投诉到相关部门,要为孩子讨个说法,并且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来取得相应的赔偿。“我们能做的一方面是积极给孩子治疗,另一方面也希望那些卖药给孩子的药店得到应有的惩罚!”
记者从慈溪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经过初步调查,违规出售处方药给13岁男孩的其中一家涉事药店,因违反《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已经被立案,其他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该局已下发通知,近期对药店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关注戊酸雌二醇片、螺内酯片、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这三种药品,严格按照处方购买并且进行实名登记,加强监管。
医生提醒家长,孩子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家长应该及时关注,进行正确引导,发现问题要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孩子身心遇到问题,家长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药店私自卖药,固然要受到严惩,但作为未成年人的家长,应负起监护责任,否则以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隐患。
□律师提醒
孩子受伤害程度
可进行司法鉴定
我国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处方药必须凭借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还需要有专业药师进行审方;未成年人购药需要监护人的陪同(就是上网买也需要强制填监护人信息的)。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以保证处方药的服用者确实是对症吃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不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所以,如果药店多次违反的话,则可以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处以最低10万元的处罚。
此案中,买药的男孩才13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自主能力较弱,药店应对男孩的故意服药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律师提醒家长,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违规处罚后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对侵权的损害程度后果及损失提起民事诉讼,必要时可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