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6

涉疫骗局花样多 看清圈套勿上当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示八大骗局;若有防疫疑惑,及时联系相关部门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白炯昕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假借“核酸混管异常”“疫苗接种”“领取居家隔离补贴”之名,实施各类诈骗活动,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总结了涉疫的相关骗局,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切勿上当受骗。

1

骗局

核酸混管异常

“××区防控办提醒您混采核酸结果异常,http://×××,请按链接进行操作查阅。”最近,有市民收到类似的诈骗信息,短信里谎称市民核酸混采阳性,附带查询链接,诱骗点击查询。据警方介绍,这实际上是一条诈骗信息,点击链接后,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导致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此外,还有其他几种以疫情为由进行诈骗的骗局。

冒充教育机构退费

2

骗局

“现在因疫情影响很多教育部门面临倒闭,现由××办理清退教育回款,需要办理教育退款的同学,可以提供购买教育的交易记录或者列表,工作人员核实后会给大家办理退款申请,本次退款不收任何手续费用。下方是退款APP的下载方式……”据警方介绍,近期受疫情影响,各校启动线上教学,不法分子趁机动起了“歪脑筋”,通过伪造教育部门公文、冒充相关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等方式,以响应“双减政策”清退培训学费和“考试包过,不过退款”为噱头的专业技能考试退费实施诈骗犯罪。

3

骗局

谎称“领取居家隔离补贴”

诈骗分子冒充公司人事、财务部门或通过邮箱向公司员工群发邮件,称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工资补贴,需及时扫码登记领取,将被害人引流至“钓鱼网站”后对被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

4

骗局

谎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

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批量购买账号,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再将受害人拉群。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聊天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的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都是骗钱的套路。

5

骗局

可领疫苗补偿款

近日,多地出现谎称××疫苗补偿款诈骗,骗子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发送虚假链接,谎称科兴疫苗补偿款2000元,点击链接进入领取。

推销所谓“特效药”

6

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等,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谎称有防疫“特效药”,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网站购买,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7

骗局

核对“疫苗接种”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社区工作人员,电话询问受害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接种请按“1”,未接种请按“2”,只要受害人跟着操作,不论按“1”或者“2”,手机都会出现黑屏,此时诈骗分子会通过“钓鱼”软件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手机内支付宝、银行卡等)。

群发“疫苗预约”短信骗局

8

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以“预约疫苗接种”为由,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给用户,诱导用户点击链接。一旦受害人根据诈骗分子要求填写个人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银行卡内的钱就会被转走。

□警方提醒

退款或退费,十有九骗!

“骗子布下与疫情相关的骗局,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来路不明、套路满满,话语不通、常识性错误百出,骗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骗钱。”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收到任何短信,请谨慎核实;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谨防误进“钓鱼网站”,不泄露个人信息,要做到“不看、不信、不汇款、不转账”;防疫、社区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若有防疫的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当接到所谓“客服”来电,遇到退款退费问题,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或者通过正式渠道核实,一般称可以退款或退费的,十有九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