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文辉
过年期间,孩子们收到了不少压岁钱。大多数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由父母“保管”,有的则是自己管理,或者将钱存进银行。孩子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压岁钱?压岁钱可以由谁来支配?
家长帮忙规划
培养孩子的消费习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支配一部分金额,再存一部分,用在孩子日后的开销上。林女士的女儿小杜14岁,过年收到了一万多元的压岁钱。面对这笔不小的金额,林女士将大部分钱都存进女儿的卡里,只将一小部分存在女儿手机支付里,用于平时消费,“她目前对金钱还没概念,有时候对一些东西没那么爱惜,让她买自己用的,希望能爱惜东西。”
王先生选择代为保管10岁儿子的压岁钱,用于他日常学钢琴的费用,“他从4岁起学钢琴,每年的压岁钱可以用来报班,让他好好学习。”王先生表示,希望培养儿子对金钱的概念,以后学会理财,“我们平时偶尔去超市的话会给他100元钱,让他买东西,他会认真比对价格,控制得刚刚好。”
岳女士的女儿今年才1岁多。她表示,会把压岁钱存起来未来用于女儿的教育。
三步打理压岁钱
让孩子参与金钱管理
福建省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二十中副校长朱林表示,家长可以利用管理压岁钱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
朱林建议,可将压岁钱的使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消费,主要用于偶尔的冲动型购物。例如外出购物时,让孩子们拿着一些钱去选择喜欢的东西,亲自去抉择,教会他们控制冲动。
其次是可以用捐款来培养孩子分享的概念。朱林说,“比如告诉孩子现在可以和朋友分享玩具,以后也可以把钱分享给需要的人,只是我们并不指望能把这些钱拿回来。”朱林表示,经常参与义工活动的家庭,也可以跟孩子谈谈做义工,因为捐钱不是捐献的唯一方式。
最后是储蓄。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让他们感受到存钱的意义和作用。“小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目标设定得越合适,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孩子不满八周岁
压岁钱由父母代为支配
记者了解到,民法典中对压岁钱的处置做了相关规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新世通律师事务所的康国俊律师介绍,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孩子或者其监护人表示接受,钱款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孩子所有。
而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是另一个独立的赠与行为,并不存在压岁钱之间的交换和折抵,所以,家长给对方孩子压岁钱的行为并不影响压岁钱的归属。
压岁钱归孩子所有,父母能不能拿来使用?康国俊律师指出,民法典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即便压岁钱在家长处保管,家长也要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挪用为自己购置物品,损害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
康国俊律师还介绍,根据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