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外相机捕捉到的豹猫
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文 受访者供图)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昨日记者获悉,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的“市民园长”、屏东中学初二学生温川林通过布置红外相机,记录到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豹猫。这是福州中心城区首次拍摄、记录到野生豹猫影像,也是福州市区第一次记录到豹猫影像,十分珍贵。
从照片中,记者可以看到豹猫完整的侧面。而在红外相机记录的另一段视频中,记者看到豹猫出现在晚上,它身形纤细、四肢修长,一身花纹如同铜钱,只见它匆匆从镜头前经过,轻巧地越过地上的一段木头,随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影像显示,记录的时间是2月1日的晚上,这也是自去年福山郊野公园安装红外相机监测动物之后,最意外的收获。
记者了解到,这段影像来自安装在福山郊野公园的红外相机,有4台,是在美国读大学的福州学生沈秋实提供的,而日常数据整理、设备维护,由屏东中学初二学生温川林协助完成。
温川林从小就对虫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与母亲李熙慧常常背上相机、挎着望远镜,记录下福山郊野公园150多种鸟类、500多种昆虫以及两栖爬行动物。他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本《福山郊野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获得第35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在学校,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少年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2021年,母子俩一起成为福州首批“市民园长”。
3日下午,他们对设备进行维护,并定期拷贝视频资料。李熙慧在查看相机拍摄的影像时,发现了一只以前没有见过的动物。 记者将相关影像发给福州动物园专家。经鉴定,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确为豹猫,其体型与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由于豹猫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铜钱,它也被称为“钱豹”。
□名词点击
豹猫
是猫科豹猫属动物,通常在夜间活动,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一般以啮齿类、鸟类、鱼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野生豹猫活动量大,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到黑龙江地区的针叶林,包括灌丛林,但凡有林子,甚至是人工林、被采伐地、农业区、边缘区或河滨生态系统,都能成为它的栖息地。它本是中国最广布的猫科动物,却因为皮毛贸易、滥食野味和非法饲养等,种群数量急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