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福州:一“屋”一“特色”,市民尽享垃圾分类“科普大餐”

车里垃圾焚烧厂

□“垃圾分类新提升 绿色福州新时尚”

N海都记者 刘文辉

通讯员 许流钦 文/图

垃圾分类,科普先行。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为推动全民参与,除了福州市五城区之外,其他县(市)区也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有的建设在后端的分类处置项目上,更多的是建设在居民社区,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达到入门入户,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让市民尽享“垃圾分类的科普大餐”。

长乐:垃圾焚烧发电厂“变废为宝”

在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里仁村里,有一个处置设施科普基地——车里垃圾焚烧厂,自2021年建成投产后,已累计接待约20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学生参观交流。

据长乐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处理量可达54.75万吨,全面提升了长乐区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而这也是得益于其中一系列将生活垃圾“榨干吃尽”的新技术——走进垃圾吊控制室,便能够感受垃圾成山的视觉冲击,亲眼看一只大型机械“手臂”不停地抓取、分拣垃圾;还有被称作是垃圾场的“大脑”的中控室,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各类污染物排放指标,可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追踪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此外,还有科普走廊、渗滤液处理站等,让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在垃圾处理厂的“结局”,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环保工作和资源处理利用,认识到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马尾:可视化分类让居民“心中有数”

垃圾分类宣教屋里还可以测量血压和身高体重?这样的便利就发生在马尾的儒江新苑垃圾分类宣教屋中。

原来,此前马尾区城管局了解到该小区内老年居民较多,便在宣教屋里增设康养室,配备健康检测一体机、活动空间等。康养室里不仅可以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等身体监测服务,还能根据检测报告进行分析解读,给予专业的健康建议。

“宣教屋从2019年9月起开放,成了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据宣教屋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宣教室中配备了电视、桌椅、垃圾分类宣传册,通过创意展板等方式呈现,引导居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在屋门口增设了“可视化分类”牌,展示当前垃圾分类准确率,并通过这“一张牌”让居民做到垃圾分类心中有数。

“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投放垃圾时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分好、分准了。”居民张阿姨说道。

福清:建立垃圾分类“黑榜”通报制度

走进福清的三福龙景垃圾分类宣教屋,只见宣教屋整体以白色调为主,辅以木质材料装饰设计,与室内的几株植物形成呼应,营造出清爽的氛围。内墙陈设垃圾分类意义与功用、垃圾分类小技巧以及趣闻小知识等展示栏,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居民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提高民众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度。

不仅如此,此处还不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引领绿色低碳生活。

而在平日里,社区也会对市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巡查,“社区可以通过智能监管平台,直观地了解各分类屋和居民的分类情况。遇到对分类不规范的居民,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上门劝导、宣教。”管理单位东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多次教育劝导无效,就通过“黑榜”进行通报。

闽侯:趣味科普宣传入人心

闽侯住建局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员工公寓小区旁,面积约100平方米,于2021年7月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参观。

记者看到,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外观设计由大片玻璃镶嵌,自然通光,内部干净整洁,宣教室的摆放物件都是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趣味小件,同时,墙上的宣传画设计简洁明了,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据闽侯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宣教中心以文字、图片、实物向参观者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我们希望利用好每个角落,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比如将废玻璃、废塑料、废金属等可回收物放置‘上墙’,让大家看到这些可回收物在进行处理后,还可以重新变成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