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正式签署文物返还协议(图源:中国驻纽约总领馆)

美方向中方返还的围屏石榻构件(图源:国家文物局)

2021年7月16日,金铜佛造像等12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从美国回归(图源:国家文物局)
N综合
中新网消息,5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出席于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与美方签署返还协议,接两件重要石刻文物“回家”。
此次是中美双方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合作,自2015年以来,美方先后5次向中国返还共404件(套)文物艺术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
5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已开始安排文物回运相关事宜。
围屏石榻构件 已有千年历史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此次返还的这两件雕刻拜火教图案纹饰的围屏石榻构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盗贼潜入中国一处可能是粟特人的古墓,用锯子切割了围屏石榻,将其走私出境。此前属于纽约艺术品收藏家谢尔比·怀特,并自1998年开始被“借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今年早些时候被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没收。
曼哈顿地区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称,这两件不可思议的文物被盗,而且至少有一件在近3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不为公众所知,这是一种耻辱。它保存在博物馆的储藏室,从未展出过,也从未被清洗过,上面布满了灰尘,这是其非法来源的又一个证据。
本案中,检方已查获源自10个国家的89件文物,总价值达6900万美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这些文物大多被盗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防止和打击非法文物贸易的《1970年公约》生效之后。换言之,和被殖民者劫掠的文物不同,这些文物是在全球已经形成严打非法文物贸易的共识后,被盗掘、走私,然后经由“热爱古物”的捐赠者,堂而皇之进入西方顶级博物馆的。
5月9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宣布,将聘请四名新员工专门调查馆藏150万件文物的出处源流,重点检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入藏的数百件和“可疑经销商”相关联的藏品。博物馆还将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全面重估文物来源和收藏政策。
文物可以归还 历史无法复原
考古学家齐东方曾在文章中解释了为什么“盗墓是非常可恨的一件事情”:“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器物,有准确的出土地点、出土环境、摆放位置,还有一起出土的其他器物的组合,提供的历史信息是一整套的。”而盗墓不光破坏了文物,还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都给丢失了。
长期致力于走私文物调查的考古学家齐罗吉安尼斯坦言,绝大多数被盗、走私文物都无法被追回,这意味着被归还的文物形单影只,无法对学者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以本次被归还中国的围屏石榻构件为例,这两件各重达1000磅(约合453公斤)的石刻只是被切割的石床的一部分,换言之只是两件“床腿”。
围屏石榻是用石制屏风围成的“墓葬平台”,亦称围屏石棺床,在一些北朝到隋唐时期的高等级墓葬中用于放置骨骸。资料显示,全球现存较完整的中国北朝至隋唐时期围屏石榻,有约20件。这其中,藏于欧美博物馆的大多来源不清晰或入藏较早,缺失出土地、年代等信息,对于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有限。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相继考古发掘虞弘墓、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等粟特人墓后,对粟特古墓葬石榻的研究才逐渐成熟。
“对于这两件新归还中国的文物,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们盛放的是谁的骨骸?墓葬在哪里?具体是哪年下葬的?陪葬品有哪些?”齐罗吉安尼斯说,“文物可以归还,但我们永远丢失掉的是其讲述的历史。”
齐罗吉安尼斯有一个全球性的志愿者团队,搜集最近数十年来的公开文物交易信息,以对比数万份走私档案。截至目前,共识别出疑似被盗走私文物1664件,其中数百件得到归还。他说,那些来自走私贩子的档案副本,即使官方调查人员也不能随意查阅,因为“一旦泄露出去,经销商和藏家就会知道他们手上的某件物品已经被‘盯上’,因而转入私下交易,我们就再也找不到这件文物了”。
盘点
美国近年归还的部分中国文物
从2009年中美两国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通过我国文物、外交等部门的不断追索协商,美方已多次将查获的中国文物返还给中国。除了此次归还的2件千年围屏石榻外,还包括:
2021年7月:
据国家文物局官网消息,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获悉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查获一批疑似中国文物艺术品,经核查确定为非法流失文物。同年4月15日,国家文物局签发照会,向美方提出追索要求。同年7月16日,12件文物艺术品安全运抵北京。
该批文物艺术品年代跨度主要为明清至民国时期,总体上为我国西南地区典型器物,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其中,5件金铜佛造像和1件铜鎏金水晶嵌宝石供养塔,制作工艺精良,专家建议暂定为三级文物。特别是1尊明末清初的黄铜无量寿佛造像,呈现出显著的汉藏融合风格,其六面形台座多见于汉藏风格唐卡与壁画,在铜造像中较为罕见。
2019年2月:
据人民日报消息,2019年2月28日,美国政府向中国归还361件(套)流失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多为中国古代墓葬随葬器物,其中包括明代的四件模型明器:三个绿釉陶楼,一个绿釉供器,于2014年4月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这是自2009年以来美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返还。
2015年12月:
据新华社消息,2015年12月10日,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移交中国流失文物和化石交接仪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
包括16件(组)玉器、5件(组)青铜器、1件陶器在内的22件流失文物和1件古生物化石,是在美国迈阿密等地被查获的。经中方专家初步鉴定,有关文物均为唐代以前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古生物化石是来自中国辽宁的赫氏近鸟龙化石。
□相关新闻
印度发起外交行动向英国追讨“光明之山”钻石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正在发起一场外交行动,要求英国归还“光明之山”钻石以及在殖民统治期间掠夺的数千件宝藏。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作为对英国殖民历史的“清算”,这将是英国面临的最大规模的返还要求。
据报道,印度此次行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收回“光明之山”钻石。它原产于印度南部,重105克拉,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钻石从印度统治者手上被转交给东印度公司,最终被献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政府一直要求英国归还这颗钻石。不过,声称对“光明之山”钻石拥有所有权的并不止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也表示自己拥有“光明之山”的所有权。
伊拉克从英国收回百年前出借的约6000件文物
据新华社消息,伊拉克总统拉希德5月9日宣布,成功收回该国1923年借给英国用于“科学研究”的约6000件文物,这是伊拉克历史上第二大文物收回行动。
2021年,伊拉克政府成功从美国收回约1.7万件被掠夺的文物,是伊拉克收回流失文物最多的一次。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大批文物被劫掠或毁坏。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伊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后,文物再次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