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术后脚步对比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走路时,总是左脚外翻在前,右脚内旋、交叉在后,双膝互相碰撞、摩擦,就像一把剪刀在行走……来自福州山区的老雷(化名),因为双侧股骨头坏死、疼痛、强直,导致双腿畸形,已经这样艰难行走了七八年。直到今年2月,他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接受了双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终于告别了尴尬的“剪刀步”,过上比较正常的生活。5月29日,前往医院复查的老雷,已经可以较正常地行走,整个人的状态焕然一新,就像换了一个人。
双腿疼痛、僵直 “剪刀脚”走了十多年
老雷今年56岁,据他自己介绍,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好,在老家帮人扛树木,一个人能扛100多斤,大约十年前,他的右侧臀部开始疼痛、僵硬,“扛树回来非常痛,多走些路也会痛”。老雷有喝酒的习惯,每天要喝一两斤,腿痛后医生建议他少喝酒,但因为要干重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后来,疼痛越来越厉害,走路一瘸一拐的,更糟糕的是,左侧臀部也开始痛了。当时老雷觉得自己还年轻,而且家庭条件也比较困难,于是就一直忍着,实在痛得不行时,就到药店买些止痛片来应付。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雷的双腿关节变得僵硬、畸形,走路的姿势慢慢地就变成了“剪刀脚”步态:左脚在前,右脚拖在后面,两只膝盖“粘”在一起,就像剪刀一样行走,“感觉只有这个姿势走路,疼痛才会减轻一些。”老雷说。
末期股骨头坏死 终极方案是置换关节
因为疼痛和行走不便,老雷的生活十分不便,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一直没到大医院正规就诊、治疗过。今年初,老雷的一个亲戚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做了关节手术,所以建议老雷也到专科医院咨询有没治疗的办法。
在亲戚的一再建议下,今年2月,老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往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就诊。李知文院长、朱子忠医生接诊后,详细了解他的病史,并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检查,最后判定为“双侧髋关节骨关节病伴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
“患者的病史较长,双侧髋关节和股骨头坏死的情况都比较严重,关节间隙基本消失。”李知文院长介绍说,老雷的双侧股骨头坏死后,关节变得强直、僵硬,导致双下肢肌张力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看到,他的双膝“叠”在一起,走路靠小腿发力和膝关节代偿。
参与手术的朱子忠医生介绍,股骨头坏死到第四期,保守治疗已经无意义,手术置换人工髋关节是最好的办法,但类似他这种情况,与普通的关节置换又有较大区别,因为长期的畸形步态,导致髋关节周围产生了粘连,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花很大精力进行软组织的平衡和松解,这也是决定患者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两次手术“剪刀脚”消失 像换了一个人
听说要做手术,一开始老雷是很犹豫的,既担心费用高、自己负担不起,也担心手术风险。医生团队耐心讲解,把治疗原理和方案讲得清清楚楚、通俗易懂,让老雷看到了治疗的希望。老雷与亲友商量后,最终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髋关节置换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手术,但具体到这位患者,由于病史较长、双下肢不等长等特殊情况,在手术方案上添加了一些个性化的内容,而且需要分两次进行。术前,骨科团队牵头组织了专家会诊和手术模拟,准备了几套预案,术前准备非常充分。”朱子忠医生介绍说。
老雷的手术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先置换情况更为糟糕的右侧髋关节,两周后又做了左侧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立即减轻,老雷双腿不等长的情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术后第三天,当老雷下地扶着助行器慢慢行走时,“剪刀脚”步态就没有了,这让身边的亲戚朋友大吃一惊。
出院后经过两个多月的休养,5月29日,老雷依约前往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复诊,步态不仅正常且更加稳健,家人也说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提醒
长期酗酒 警惕青壮年股骨头坏死!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李知文院长介绍,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酒精、激素、创伤或先天性的髋臼发育异常等。
其中,长期大量饮酒就是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会累加性蓄积成疾,导致血脂升高,从而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堵塞血管,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股骨头营养逐渐中断,最终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此外,长期服用激素也会导致股骨头坏死。长期服用激素会使得脂肪代谢受到影响,脂肪颗粒让股骨头内的微小毛细孔堵塞,造成血供不足的现象,血管内壁结构也会因为改变而形成栓子,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严重的现象,这些都是促使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