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福州滨海快线开始铺轨 建成通车后,可实现福州市中心至长乐滨海新城30分钟内通达,助力实现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

滨海快线全长约62.4公里,设计时速为140公里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马俊杰 文/图

6月1日,随着首节25米轨排平稳地铺设在首占西高架上,福州滨海快线(F1线)铺轨施工拉开帷幕。记者获悉,福州滨海快线(F1线)在新技术应用上有许多新突破,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提高乘客坐车舒适度。截至目前,福州滨海快线(F1线)15个车站已全部开工,其中11个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福州滨海快线(F1线)是连接福州主城区与长乐滨海新城以及福州长乐机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全长约62.4公里,设计时速为140公里。为了保证列车越站运行时高速通过及平稳性,提高乘客坐车舒适度,福州地铁在滨海快线轨道上,安装了18号可动心道岔。

据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福州滨海快线轨道项目经理沈志勇介绍,该道岔具有高强、耐磨、无缝等优点,车辆开过时更加平稳、安静、安全可靠,以往一般用于时速250km以上的高铁线路,而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使用尚属国内首次。

此外,福州滨海快线(F1线)在新技术应用上还有许多新突破。为确保铺轨施工精度和线型控制,借鉴了高铁铺轨先进经验,采用目前最先进的CPⅢ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用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对轨道静态几何尺寸进行全面系统性测量、分析和调整,把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进而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为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滨海快线的轨道采取了高等减震措施,经测试,这种减震道床可降噪8分贝至12分贝,大大降低列车经过时的噪声和震动。同时,项目部还运用“轨行区5G信息传输系统”,达到实时监控轨行区范围内设备及人员的全过程追踪管控,保证了现场交叉作业施工安全。

11个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

福州滨海快线共有15个站点,分别为:福州火车站、东门站、闽都站、南公园站、三叉街站、盖山路站(预留)、帝封江站、祥谦站、首占站、莲花山站(预留)、滨海西站、大数据站、滨海中央商务区站、机场站、文岭站。

记者从福州地铁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州滨海快线(F1线)15个车站已全部开工,其中11个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4个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全线共17个盾构区间(隧道)工程,14台盾构机正在掘进,4个区间单线贯通,9个区间双线贯通,累计完成58公里,占全部盾构区间长度的77.8%。项目建成通车后,可实现市中心至滨海新城30分钟内通达,福州火车站至机场40分钟通达,助力实现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