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瞧,福州天空飘着羽毛 最近酷热难耐,天空中却不缺美景,专家教你观云测天

昨日上午,福州华林路上空出现漂亮的“羽毛云”

昨日15时,海都大厦顶楼裸温达40.5℃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正在冶山春秋园游玩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梁展豪 通讯员 陈彦 文/图

6月1日,福州市气象台于8时36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日福州市区及高新区的部分乡(镇、街)最高气温达37℃~39℃。

虽然热浪滚滚,但热爱生活的福州人依然能发现天空中的美景。1日上午10时许,市民陈女士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天空中的云好美呀!能否请气象专家科普一下白云知识?”今天的《谈天说地》,就让我们一起“观云测天”。

雨水要来“串场” 酷热或缓解

6月的第一天,福州可谓“炎”值拉满。太阳似乎在用满满的“热情”,祝福孩子们“六一”节快乐。

记者行走在街头,在扑面而来的热浪中,短短几分钟就汗流浃背。张望四周,其他路人也用尽各种方式防暑、防晒,有些人甚至全副武装,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无一块皮肤裸露在外,成了妥妥的“黑衣人”。

在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市民在吐槽福州的高温天。有人说:“陌生的朋友们,有空多出来见见面,很快就熟了。”还有人说:“家里的空调热到罢工,只能在床上挥汗如雨。”更有人说:“在福州高温天里,命是藿香正气水和空调给的。”

昨日14时30分,记者持温度计来到海都大厦五楼天台实测温度。在室外,太阳照得让人睁不开眼,隔着鞋底,记者都能感觉到脚心处传来的阵阵热气。此时温度计上显示“裸温”为40.5℃。

好消息是,未来几天,福州乃至福建部分地区将有雨水来串场,希望能适当缓解酷热。2日,全省多云到阴,沿海部分地市有阵雨或雷阵雨。3日,全省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阵雨,龙岩、三明、南平局部有中到大雨。福州方面,未来三天全市多云为主,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洒落。

羽毛云看着不动 其实速度很快

酷热难耐,天空依然澄澈蔚蓝,白云悠悠。那么,张女士口中的“漂亮的云”到底是什么云呢?

据福州市气象台台长陈彦介绍,从高度来看,天空中的云可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而张女士口中的“漂亮的云”属于高云,高度往往在5000米至14000米之间。从形态来看,这些云属于密卷云。

“在常见的云中,密卷云的高度是最高的,也应该是最漂亮的,完全由冰晶组成。”陈彦说,降落的冰晶形成精致的细条纹状、斑块装或宽带状。云与云之间相互分离,外观细腻、光滑,呈纤维状或丝绸状。远远看去,就像是轻飘飘的“羽毛云”。

陈彦说,在天空中,密卷云总是看起来静止不动,不像低云族的积云那样随风飘移,可实际上,密卷云的飘移速度远比积云快,只不过它的高度高,所以不易被人察觉。

天上“棉花糖” 人间好天气

当然,天空广阔,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云。记者了解到,6月1日,鼓楼区的市民看到的可能是“羽毛云”,但晋安区、仓山区的市民就会看到“棉花糖”。

陈彦表示,“棉花糖”是积云,也是常见的云之一。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堆积”,表示这种云的形状多层重叠。

具体而言,积云是顶部呈山丘状、圆弧形或塔形垂直向上发展的云块,云底较低且平坦,云体庞大,云块之间多不相连。积云上部像西兰花,接受太阳光反射后云体亮白,但当太阳在云层后时则云体阴暗。积云一般零散地布满天空。

值得一提的是,陈彦说,当积云出现时,一般该地区很少有降水,浓积产生的短时阵雨除外。

□知多一点

云里的玄机,你知道吗?

天空中铺陈开来的各种形态的云朵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直立的熊,有的像羊群……面对漫天层云,普通人似乎难以看出此中玄机,但对于“观云识天”的气象工作者来说,各种云层、云状,结合云底高度都能帮助他们判断即将出现何种天气现象。

气象专家表示,“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那些好天气的云

按照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气象工作者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所谓的三族,即低云、中云和高云。低云距地面600米至2000米,中云距地面2000米至4500米,高云距地面4500米至1万米。大多数的云都出现在对流层中。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一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看到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地累积叠加起来,类似波纹荡漾,老百姓管它叫鱼鳞天,气象术语叫卷积云,它预示着晴朗蔚蓝的天空即将展现于人们眼前。与卷积云类似,高积云也预示着好天气,但是它的范围更大,云层更厚。

那些会下雨的云

不同形状、云底高度的云,指示的天气不同,比如说层云(面积较大)指示的是较为稳定的大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出现这种云时,降雨一般会呈现出连绵不绝的特点;而积云(面积较小,较为深厚)出现代表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降水,包括短时强降雨,甚至闪电或者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出现;如若积云的高度大于其宽度时则属于浓积云,浓积云的发展更加旺盛,如若进一步壮大就可能成为积雨云,其下一般会有冰的结晶出现,它预示着降水将立刻出现。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奇怪吗?

孟庭苇的主打歌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曾经风靡一时。刚听到这首歌时,是不是感觉有点怪怪的?常识告诉我们,云是浮在天空中的水蒸气,当它积聚并冷凝为水滴时才会降雨。尽管不是每一朵乌云都能形成降雨,但这雨水乃至冰雹、雪花都是云制造的。歌曲把云朵说成是雨做的,岂不是有悖科学常识?

云的分类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碎雨云等。如此看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是说得通的。若硬要颠倒过来,说成“风中有滴云做的雨”,反倒有些过于雕琢了。再说,雨水蒸发之后也就成了云。其实,天地之间的许多事物,互为因果的现象比比皆是。

云雨二字,不论在语意、喻义还是寓意上,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仅仅一个“云”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六七个页面与之相关,涉及50余个义项。且不说“云盘”“云计算”“云技术”“云服务器”等这些尚未录入词典的新生科技用语,即便是古文中原有的种种词汇,就够我们琢磨的了。“云”字的引申义、借代义、比喻义很多,如众多人相聚曰“云集”,僧道远行称为“云游”,寺庙用斋敲的是“云板”,女子鬓发美称“云鬓”,帆桅高耸叫作“云帆”,往事飘忽被比喻为“过眼云烟”等。

“云雨”二字,还经常“出双入对”。例如,“云布雨施”的意思是广施恩泽,“耕云播雨”的意思是勤奋栽培,“云愁雨怨”的意思是离情别恨。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最形象的说法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繁体的“雲”字本就有“雨”字头,足以说明云和雨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雨”字头的“云”字,在古代还表示无明确对象的言说。如,子曰诗云、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等。倘若在词尾见到“云云”两字,则有纷纭、众多、等等以及如此这般的意思。

(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