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8

药渣当药材、用独活冒充当归、用桔梗充当西洋参,用桑枝代替黄芪…… 网购中药材 真假全凭运气?

左边是假酸枣仁,右边是正品

左边是正品覆盆子,右边是翻新的

“咱这懂药的认识,不懂药的根本看不出来。”一名中药电商表示,普通人网购中药材能不能买到真货全凭运气。二十元一公斤的染色扁豆冒充八百多元一公斤的酸枣仁;从药厂回收的已无药效的药渣,通过烘干或二次加工被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中药材网购乱象丛生,消费者网购中药材风险极高。

2023年底,针对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中药材真假难辨的问题,记者在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中华药都”之称的安徽亳州调查发现,很多中药材电商也都来此进货,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部分电商动起了歪心思:进低价货、找次品,甚至不惜掺杂掺假,然后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还有电商用廉价的中药材独活冒充当归,这样的假当归不仅不能治病,还使用了大量硫磺熏蒸,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冒充

用硫磺熏蒸低价独活

变身高价当归

在“药都”亳州,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当地中药电商行业十分火爆。

当归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它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许多传统的中药方剂都离不了当归,故有“十方九归”之说。在亳州的药材批发市场里,最便宜的当归每公斤也要一百多元。

“一百多块钱只能买到当归尾,货比较碎不好看,网上卖货最重要的是外形好看。”如何买到价位低、品相又好的“当归”?一位药商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奥秘:“用独活冒充当归,独活跟当归长得一样,上好的独活才几十块钱一公斤。”

据《中国药典》介绍,独活也是一味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亳州本地一位专门销售独活的药商告诉记者,她家的独活大多被电商老板买回去冒充当归,“好几家电商从我这买独活,最多的那家一个月能卖十吨货,他在网上专推当归这一个品种。”

通过快递单上的信息,记者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找到了一家名为“益安堂滋补特产”的网店,其发货地址正是安徽亳州,购物网页上显示,其当归“已拼8.4万件”。2023年12月26日,记者从该网店下单购买了一份当归,经过专家鉴别,证实记者收到的正是一份由独活冒充的假当归。前述独活药商透露说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假当归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也远超国家标准。

不仅如此,专业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假当归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也远超国家标准。“前述独活药商透露说,在加工独活时会使用硫磺熏蒸,能让颜色更鲜亮一些,更像当归,这都是专门为电商加工的。”

用外形相近的药材以假乱真,远不止独活冒充当归一例。“有用桔梗冒充西洋参的,桑枝代替黄芪,还有用洋芋头冒充黄精的。”一位药商解释说,之所以冒充,除了外形相似外,最重要的是两种药材存在巨大的差价。

制假

扁豆染色做成酸枣仁

真假价差40多倍

对于一些找不到现成药材代替的中药材,一些药商甚至会想办法炮制出外形相似的假货,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酸枣仁是一味安神的中药材,因其种植和加工过程相对复杂,近年来价格一直较高。但记者在亳州当地的中药材市场里,发现有药商出售一种由扁豆(又名兵豆)加工而成的假酸枣仁。

2023年12月23日,位于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二楼大厅的一家店铺内,摊主介绍说最便宜的酸枣仁售价也要每公斤八百多块钱,当得知客户经营网店,打算采购一些便宜货之后,摊主便心领神会,“你想买的是那种替代品吗?扁豆做的。”

这位摊主称,扁豆的形状与酸枣仁相似,不过颜色比较白,当地人一般称之为白扁豆,为了使其更像酸枣仁,需要先将扁豆煮熟,然后再染色。

“二十块钱一公斤,不过摊位上没有,要去门店拿。”摊主表示,这样的假酸枣仁不方便带到摊位上,随后她给了一个地址。

按照这个地址,记者在附近的康美中药城找到了摊主所说的门店,店里的一名中年男子从角落里找出了一袋由扁豆加工而成的假酸枣仁,“这一袋也是别人预订的,我先匀给你一部分。”

此后,记者又走访了其他售卖酸枣仁的药商,多数都在售卖这样的假酸枣仁,其中一位药商直言不讳地说,这样的假酸枣仁主要就是供应电商。

2023年12月29日,记者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找到了在酸枣仁畅销榜里排名第一的网店,其发货地也是安徽亳州,购物页面显示酸枣仁销售量已超过30万件。记者随后在该网店下单了一份500克的酸枣仁,收到货后,经过业内人士甄别,这也是由扁豆染色加工成的假酸枣仁。其实,售卖假酸枣仁的网店并不止这一家。

翻新

提炼过的药渣当药材卖

在亳州调查时,记者还发现另外一种现象:一些药商从药厂回收已经提取过药效成分的药渣,加工后再次作为药材销售。

“提炼过的药渣就是废品了,有人能从药厂里弄出来。”当地一位药商解释说,药厂在提取药效成分的过程中,药材本身的外在形状一般没有被破坏,只是失去了药效,“再炒一下或焖一下,经过二次再加工便能掩人耳目。”

这位药商告诉记者,几乎每种中药材都有提取过药效成分的假药,这样的假药通常会掺到真药里一块卖,很难分辨出来,“麦冬这段时间涨价涨得厉害,提炼过药效的麦冬渣就比较多,真麦冬得一百三四十元,网上只卖几十块钱,都是提炼过的。”

2024年2月18日,经过多方打听,记者在亳州康美中药城找到了一位销售中药覆盆子的药商,他表示可以帮忙购买提取过药效成分的覆盆子。与正品覆盆子对比,提取过药效成分的覆盆子,只是在颜色上有些许暗淡,正品更鲜亮一些,两者外观几乎一样。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一家名为“一站式药材粉”的网店,尽管宣称销售的是药用精选野生覆盆子,不过其邮寄给买家的也是提取过药效成分的覆盆子。

专家

服用假中药危害较大

“尽量选择线下正规药房,不要到网上选择那些非专业性的机构购买。”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药剂质控中心主任郭桂明表示,服用假中药的危害较大,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购买渠道,“服用了不同品种的假药,会有不同的副作用,有些是掺假使假,增加了很多非药用的化学成分,食用了就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

针对电商平台部分商户销售中药材时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15日下午,亳州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看到报道后,已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提到的商家进行点对点检查,除了报道中提到的问题,还将对这些商家以往的销售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查证的事实从严从重处罚。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亳州市分管该领域的副市长及其他领导已分别带队到辖区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进行检查,全面排查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加强对电商平台商户的监管。

观点

别让造假毁了中药

药材效用模棱两可,外观形态似是而非,真假货品忽隐忽现……消费者在网购中药材过程中雾里看花,傻傻分不清,更加助长了供货商猖獗造假的行径。对消费者来说,到头来不只花了冤枉钱,药物不起效、耽误治疗,上面附着的染色剂、硫磺等非药物成分还会不同程度危害患者健康。对商家而言,这种投机方式长期大范围存在,难免会“劣币驱逐良币”,妨碍药材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记者暗访的视频中,一些供货商介绍造假做法时的大言不惭、若无其事,分外扎眼,而网友一句“中医可千万不能毁在这些人手里”,道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商家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或将使“药都”因造假而名声扫地,中草药可能会因造假而失去元气,中医疗效可能因中药材的粗制滥造而功亏一篑,中医药文化可能会渐渐失去公众的信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这体现出国家挖掘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其更好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努力。眼下的中药材网购乱象,不仅是市场秩序问题、消费者权益问题,更是关乎国计民生、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大事。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创建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药店门口的一副对联。老字号制药所秉持的一丝不苟,成就了老字号的品质与口碑,亦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匠心为底、以诚信为基,才能许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一个光明的未来。

因此,监管部门有必要和平台一起,共同斩断这些利益链条,依法对那些不法商贩予以严肃处理。亳州的“中华药都”招牌需要各方携手维护,及时清除害群之马,不能让少数利欲熏心者坏了一方产业发展的大事。

(综合新京报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