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逸之
字体太小、位置隐蔽、标注不明确……您在购物时,是否曾遇到产品包装存在类似的情况?近日,关于“包装标注不明显”的话题引发大众热议。那么,福州的消费者是否有同样的困扰?昨日,记者走访了部分超市、食杂店和药店,了解有关情况。
保质期难找寻
老人看得很吃力
在鼓楼区的一家超市里,市民韩女士正在选购商品。“我有‘老花眼’,买东西时常常看不清包装上的标注。”年过六旬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曾教自己用手机相机放大拍摄,以看清食品包装上的标注,但每次都需要拿出手机,还是不太方便。
记者观察了韩女士购买的盐巴、面包、抽纸等商品上印刷的标签,发现多数商品的标注字体仅几毫米大小,对老人家来说,看清内容非常吃力。
此外,生产日期位置不明显,同样是不少消费者遇到的难题。“生产日期在和我们捉迷藏。”市民朱依伯开玩笑道,“包装说保质日期在瓶身,我找了好久。”朱依伯展示了他购买的酱油,记者根据他的提示,才在接近瓶口的地方看到一行若隐若现的数字。
此外,部分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印刻的,字体颜色接近包装颜色,消费者需要对光找到一个恰好的角度,才能看清标注。记者在超市看到,白醋、花生油、瓶装啤酒等食品也存在类似情况。
有患者呼吁
推广适老化包装
除了食品,药物包装标签不明晰也困扰着老年群体。鉴于老年患者反映药物说明书字体小、文字晦涩、不便于携带等情况,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内容包含提供纸质药品说明书大字版、简化版,提供电子药品说明书完整版等。
记者走访了福州部分药店,但少有看到相应药品。多数药店货架上摆放的药品包装字体过小,不利于阅读。
台江一连锁药店店员告诉记者,由于试点方案刚刚试行,参与生产的药企较少,适合老年患者阅读的药物包装标注和说明书也较少。“如果有老人家来买药,我们会在药盒显眼处写明保质期和用药方式,或者加微信发消息提醒。”
记者查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前者第四十八条与第四十九条均对药品包装作出详细规定,其中要求标签、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后者第六条规定,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文字应当清晰易辨,标识应当清楚醒目。
“我患有慢性病,经常买药。小孩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和我老伴,我们要用放大镜对着药盒子看半天。”患者林依姆说,“我看到新闻说的药品适老化改革了,希望未来能在福州推广,方便我们老人更轻松地面对药物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