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江1号”和“闽江2号”驶离南平港(央视截图)

随着闽江航运的复兴,三明港沙县港区泊位工程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福建日报/图)
N央视 福建日报
闽江“黄金水道”进入千吨货运时代!3月29日,闽江航运史上运力最大的货船——千吨级集散两用货船“闽江1号”和“闽江2号”在南平港首航,福建内河航运正式迈入千吨级货运时代。
据介绍,“闽江1号”“闽江2号”为内河多用途船舶,由南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将主要航行于闽江干流水域,从事南平港到福州马尾港之间多种货物运输,主要运载干杂货、干散货及集装箱。船舶总长75米,型宽10.60米,型深3.10米,设计吃水2.20米,总吨954,配备两台218kW潍柴柴油发动机,设计航速10节,船舶设计装箱量为54箱,最大参考载货量1158.84吨。
据了解,南平港于2022年12月正式开港,闽江干流恢复通航,拉开了福建集装箱江海联运的序幕。自2023年2月实现集装箱班轮航线常态化运营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南平港已累计开航236航次,往来运送标准箱3906个,港口累计吞吐量71826吨。
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介绍,南平港开港一年多以来,港集疏运体系逐步完善:2023年5月,启动千吨级船队建造工作,一期投资建造了5艘千吨级货船;2023年7月,铁路专用线堆场完成建设,具备铁水联运条件;2023年12月,部分港后仓库完成建设,仓储周转能力得到提升……有力促进了闽江航运加快振兴,也将进一步服务临港产业发展。
据悉,在南平港运力保持增长的同时,港区配套设施——南平港智能云仓一期、大洲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已建设完成,以南平港为核心的“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我们还自建千吨运输船队,自备了超级正面吊、物流周转箱等服务设备。”肖文说。
除了港区项目建设,园区把握闽江复航机遇,先后出资组建围绕临港开发建设的市场化经营公司,搭建起以物流业务为核心的南平临港国资综合业务体系。
福建易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组建的国资物流公司。闽江复航后,在各方的支持下,易鹿供应链公司先后打通南平港“北粮南运”“南竹北运”等水运物流通道,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易鹿供应链公司总经理金忠表示,近期建设项目包括:新能源重卡项目、南平十县区循环货运班车和“多式联运+供应链”数字管理平台,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管理。未来,还将力争开通南平港至福州港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的班轮航线,使“黄金水道”进一步通江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