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雅璇 实习生 王琳
临近清明小长假,不少团购平台及导游的朋友圈出现了各种“低价团”。记者了解到,“低价团”大多为小型旅行社推出的,几乎都含有购物行程,甚至可能存在“不买不让走”、购物点多于景点的情况。
近日,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规范》(GB/T 15971-2023)公布,并于2024年4月1日起实施。针对导游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乱象,《规范》也增加了相关要求,导游应严格按照旅游合同的约定安排购物活动,不应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诱导、欺骗、强迫、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
导游诱导游客消费有什么套路?如果游客被诱导消费、强制购物,该如何维权?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与律师。
游客
参加“低价团” 遭遇“不买不让走”
福州市民陈女士表示,今年3月初在某旅游平台上以不到两千元的价格报名了前往越南芽庄的旅游团,行程中包含了好几个购物点。“翡翠一眼看过去品质都很差,水头稍微好的一看标价两三万美元。乳胶枕睡感还不错,但998元人民币一对枕头,价格太贵。在珠宝店,店铺老板来接待我们,称全部按内部价处理,项链价格都在100~200美元。此外还有土特产店……”陈女士说,团里容易“入坑”的都是刚退休的大爷大妈,但消费的金额并不大,于是导游以“车还没到”为由让旅客们在店内等待了近3个小时。
陈女士表示,许多导游并不会强制消费,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引导游客消费。“例如以司机开车很累为由,让游客等待,然后推荐游客到卖茶叶的地方逛逛;例如团餐很难吃,游客们想吃一些当地特色菜,导游便建议加钱换成更丰盛的团餐,愿意换餐的人很多,只能少数服从多数;大巴在回程途中,导游会以试吃特产为由来推销产品……”
部分大学生则表示,“低价团”是低预算出游的最佳选择。曾报名“川西5日游”的大学生小鸿说,相较于自由行来说,购物团更划算。“平均一天一个购物点,大约一小时,导游不会强制要求游客消费,但会通过‘卖惨’和‘阴阳怪气’的方式来刺激游客。”小鸿表示,要坚持自我,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不买,到时间就可以解散。
走访
诱人“低价团” 暗藏“必消套餐”
3月27日,福建青旅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陈先生(化名)向记者推荐了3299元的“曼谷芭提雅经典美食6日游”的跟团游,但是并未明确表示有购物项目。在记者追问下,陈先生才坦言确实有3个购物项目。“现在出境游,便宜点的都要进店买东西,泰国有些要去四五家店。”陈先生承诺,只要跟导游去店里一个小时就行,没有购物压力,并称“那些店里东西不是非常贵,旅行团里总会有人买的”。
一天后,陈先生又联系记者表示,马上要统一购买机票了,可以再降价到2799元。记者查询到,4月5日到4月10日从福州直接往返泰国曼谷机票价就需要3800元左右(含税总价)。跟团游的价格为什么能低于往返机票价?陈先生解释道,纯玩无购物的团约5000元左右,正是有了这些购物项目,该行程的价格才会这么低。
不只是出境游有超低价的跟团游,国内游的路线同样有“低价”。记者在世纪神州的工作人员赵女士朋友圈中看到,4月5日从福州直飞兰州8天7晚的跟团游,价格仅要“999元”。而某购票平台显示,当天从福州起飞,在太原中转的机票都需要580元。记者仔细翻阅了行程详情后才发现,价格标明为“999元起”,原来还有额外的680元“必消套餐”,并且在第七天,全天安排了3个购物项目,没有其他游玩活动。
业内人士
务必细看合同 避免参团时踩坑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低价团”对游客的年龄有所限制。一个出发云南丽江的旅游团预订须知显示:出于安全考虑,18岁以下未成年人需要至少一名成年旅客陪同。如出行人中有63周岁(含)以上老人、29周岁(含)以下青少年,须至少各有1位30~62周岁亲友陪同方可参团。有业内人士透露,上述限制其实并非出于“安全考虑”,真实原因是受限制人群的购买力不足,而购物团的主要受众是刚退休人士。
一位连锁旅行社负责人张先生表示,“低价团”是旅游行业的灰色地带。“以福州几家较大的连锁旅行社为例,从福州出发到东南亚5~6日游,跟团费用基本在5000元左右;前往西北地区8日游也要3000元起。如果是价格较低的团,一是有购物行程安排,二是存在自费项目。”张先生提醒道,参加旅行团首先要警惕价格,明显低于市价的,很可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此外,参团时一定要细看合同,注意其中是否存在“旅客须进店消费”这类规定,以避免踩坑。
律师
若被诱导消费
要保留好证据
如果旅客在旅游过程中,被导游诱导消费,该如何维权?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据此,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一旦发现导游在诱导其购物或者大肆渲染折扣产品,要保持理性,最好用手机、相机等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拍摄下当时的情景,并保留好购物发票等凭证,以备在申请退货、投诉举报、参与诉讼时使用,避免因证据不足而影响维权。
福州市消委会表示,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与经营者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向当地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反映或直接拨打12315、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