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雪薇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健康饮食已成为现代人追求品质生活的关键词。最近,色彩丰富、营养均衡,还更加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与食材间的搭配协调的中式轻食“黄人饭”压过了此前主打低脂低热量或无油烹饪的西式轻食“白人饭”,成为健康人士的餐桌新宠。“美食”与“健康”不冲突,传统美食也有大智慧。“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黄人饭”给了年轻人健康饮食新选择。
都市健康饮食 与现代健康理念并不冲突
去年夏天,网络上突然掀起了一股“白人饭”的风潮,据说有网友看到国外朋友制作沙拉饭食,于是发布到网络上,没想到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模仿,随即成为一种流行。
近日,福州“90后”职场白领李小姐告诉记者,之前她晚餐只吃水煮鸡胸肉、水果蔬菜沙拉搭配零脂肪的酱汁,坚持一个月后确实减重不少,但白天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等,让她半夜总是不由自主地感到饥饿。前一段她因痛去就医,医生说她因为经常性半饥半饱伤到了胃,不要再吃生冷物。
此后,李小姐开始回归正常饮食,但控制零食奶茶摄入,配合运动,仍然瘦了十斤。这让她意识到,健康减脂不一定须是“苦行僧”式的。
记者查询社交媒体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比起生冷寡淡的“白人饭”,中国传统饮食与现代健康理念并不冲突。于是,主打“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中式轻食“黄人饭”悄然兴起,成为都市健康饮食的新宠。
好处还不仅于此,健身爱好者福州市民张先生说,自从吃回了“黄人饭”,就餐开支也减少了。他发现,餐点一旦被打上“轻食”“健康”的标签,价格立马翻倍,几样素菜,一点鸡胸肉,便要三四十元甚至更高,但中餐店一份二十多元的照烧鸡腿饭,也可以吃得健康满足。
“健康”标准不唯一
记者了解到,轻食二字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轻食更像是一种新型的“适量、均衡、简单”餐饮形态,为食用者提供一种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且高纤维、高饱腹感的食物。
遵循着这样的逻辑,简单的鸡胸肉、培根、蔬菜水果沙拉并非唯一之选,番茄炒蛋、白灼大虾、蚝油芥蓝也能吃得健康无负担。
“其实老福州人在‘吃’这件事上本来就很讲究健康。”李小姐说,不少福州人本就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在日常烹饪方式上,将精致碳水调整为粗粮,用白肉代替一部分红肉,把旺火爆炒改为清炒清蒸,适当控制油盐酱料的比例,既美味又健康。而福州人好炖汤,将肉类、海鲜和各式草本植物搭配,不仅符合低脂、低热、低糖的健康概念,还具有食疗作用。
专家:根据自己身体状况 搭配均衡多样即可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营养师陈慧云认为,传统的“食补”就可以简单理解为“个性化饮食”,讲求根据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健康状态、体质等选择食物,并进行合适的烹饪,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这与主打“适合中国胃”的“黄人饭”是有一定共通性的。
“对轻食的追求其实没什么问题,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食物,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搭配均衡多样即可。”陈慧云觉得,对于轻食不应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市面上的沙拉餐、减脂餐、健身餐等形式,烹饪上尽量以少油、少盐、控糖为原则,选用如蒸、煮、炖、煨等口味清淡的烹调方式,大胆摈弃“白人饭”的简陋生冷,在保持健康的同时,我们一样也能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