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朱鸿雨
近日,海都报报道了福州市两个小区出现电梯钢丝绳损坏的情况,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详见5月27日A03、5月29日A07)。不少市民也在后台留言称,小区内的电梯故障,大多与钢丝绳有关。钢丝绳是“易损件”吗?为何只断了一根钢丝绳却要更换电梯全部的钢丝绳?故障出现后,应当由小区的业主承担维修吗?针对这一关系民生的小区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电梯行业协会、律师以及区人大代表,期待为公众释疑解惑,推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钢丝绳是“易损件”吗?
据福建省电梯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钢丝绳作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与制造均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正常情况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对于一根钢丝绳坏了,要更换全部的钢丝绳,是否为浪费财力和物力的问题,福建省电梯行业协会也公开进行过相关科普。专家表示,一般电梯有多根悬挂钢丝绳,如果其中一根钢丝绳损坏,那么相邻的钢丝绳可能也出现了问题,因为电梯在安装的时候,钢丝绳都是同一批次、同时安装、同时使用,表面看起来没什么,但是绳芯内部可能已经锈迹斑斑,所以更换钢丝绳的时候,是需要同时更换的。
其次,如果只更换一根钢丝绳,那么就会导致钢丝绳受力不均,因为新的钢丝绳和旧的钢丝绳张力不一样,新的钢丝绳延伸性比较好,旧的钢丝绳延伸性差,这个时候就会导致曳引轮磨损不均匀,那么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曳引轮损坏。
电梯的保修期限自何时起算?
对于钢丝绳损坏后的维修责任归属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的律师。受访律师均表示,电梯的保修期限通常自电梯制造商向开发商或物业公司交付(移交)之日起计算,此间出现的问题属于保修范围内,应当免费维修。然而,一旦超出保修期,在正常损坏的情况下,电梯的维修费用则需由业主共同承担。
此外,对于精装修住宅的业主,律师们指出,开发商在房屋交付前进行的装修作业,包括电梯的使用,是正常的施工流程之一,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禁止此类行为。
建议:购买“电梯维修险” 化解维护矛盾
在福州很多有安装电梯的小区,电梯的维修也存在诸多问题。福州市地方人大代表陈师光、黄岩平、林晓东表示,电梯投用后,最重要的是“维保”这一环。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梯维保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维保服务的质量和透明度,防止后期维保过程中人为故意损害配件。同时,提升公众的电梯安全意识,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位代表还提到,让电梯公司聘请专家来对电梯质量进行监督,为电梯投保,在小区业主表决同意的前提下,未来希望推进小区利用维修资金购买“电梯维修险”,让保险公司对电梯质量进行监督,化解小区电梯维护维修矛盾,进一步规范电梯管理,降低居民维修成本。
□他山之石
将新电梯质保期设为五年
解决“入住即过保”
电梯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记者也了解到,按照行业惯例,电梯出厂一般提供2年保修期。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周期从开工建设到业主完成入住,一般需要4至5年时间,加之在此期间开发商高强度使用电梯运送建筑材料,导致业主“入住即过保”。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早在前几年,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条例,将新装电梯质保期设置在5年。如2021年,经过修订后的《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正式施行,有关条例规定:最低保修期限为自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合格之日起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