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薇
“妈妈,我的手长了好多小疱疱,好痒!”晚上关灯前,浩浩(化名)伸过来一双手,把妈妈吓了一跳——孩子一双手上长了好多粟米大小的透明小水疱!
这是感染了什么吗?妈妈带去一查,竟是汗疱症!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医生提醒,汗疱症一般于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大人、小孩(学龄期)都常见,平时应注意防护。
案例:手指长了好多小疱疹 8岁男孩痒得睡不着
6月24日,在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江连枝主任医师接诊了浩浩。
浩浩今年8岁,当他把手伸过来时,江医生发现这双小手已经被“折磨”得有点惨——小家伙的十根手指都长出粟米大小、透明的小疱疹,因为抓挠,多处皮肤被挠破,部分皮肤出现感染;另有一些水疱干涸脱皮,露出红色的嫩皮肤。
“前几天,孩子的手开始长小疙瘩,后来越长越多,他一直喊痒,前一天晚上甚至痒得睡不着,一直不停地挠,有时还会说痛,跟针扎似的。”浩浩妈妈告诉江医生。
经检查,江医生告诉浩浩妈,孩子得了汗疱症,属于一种出汗不良性湿疹,不会传染。当天,江医生给浩浩开了药,并叮嘱家长注意护理。
医生:汗疱症于夏季加重 大人孩子都可能得
“和浩浩一样,他们得了汗疱症。”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主任医师江连枝介绍,门诊中,汗疱症患者挺常见,不只学龄期儿童,大人也会得,尤其是进入夏天,这类患者会明显多起来。
据介绍,汗疱症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患。典型损害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粟米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肤表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成群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水疱内含清澈浆液,发亮,偶尔可变浑浊。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此时常感疼痛。周围皮肤正常。
“汗疱症一般于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病程往往迁延数周甚至数月,并且每年定期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较大困扰。”江医生介绍,汗疱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为一种内源性皮肤湿疹样反应,考虑可能与暴露于存在镍铬等金属的环境中,情绪紧张、压力过大,自身过敏体质(特应性皮炎病史),某些接触性刺激物(如接触了洗衣液、洗洁精、肥皂等),吸烟,自身免疫力,潮湿闷热的环境,长时间日光照射等多种因素有关。
提醒:得了汗疱症不要挠 及时就医对症下药
由于汗疱症会引起皮肤瘙痒,很多患者会忍不住去挠,使水疱被挠破,损伤面增大,增加了感染风险,而感染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
“所以,得了汗疱症,千万不要挠!”江医生介绍,严重汗疱症通过短程口服小剂量泼尼松可迅速收效,或使用外用药。早期水疱性损害的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等;若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可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脂等。
除了减少搔抓避免感染,生活中还要注意什么呢?江医生提醒:洗手时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肥皂、香皂等,洗完手脚后及时擦干,涂抹一些无刺激的润肤剂,如保湿霜、凡士林等。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选择透气的鞋子,避免脚部出汗多潮湿而捂出汗疱疹。不要熬夜,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