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先生称被诱导充值视频通话(受访者供图)

不同代理等级可获20%~28%不等的提成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朱鸿雨 文/图
福州的陈先生今年40多岁,离异带娃。一天他在刷短视频时,短视频平台推送了一条“伊对”APP的广告视频,视频宣称该平台上有很多单身女性,可以快速认识合适的对象。想找对象的他下载了“伊对”APP,并结识了一名“白富美”。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在平台上给对方打赏了4万多元的礼物。其间他多次提出加微信、见面,对方总以各种借口搪塞。
这让陈先生起了疑心。在一次质疑后,两人彻底翻脸,他也被对方拉黑。陈先生向客服投诉希望退钱,但始终无果。目前,陈先生已报警。
通过这些交友软件真的能“脱单”吗?经过多日调查,记者发现,消费者在一些交友平台上发出的每一条文字、语音和视频都被明码标价,这些钱会进入“聊天员”的钱包。在这些软件上,聊天员抽成赚钱。用户付费脱单交友的背后,已经形成一条“公司—团队—代理—聊天员”的产业链。
欲“奔现”被拉黑 平台称若遇欺骗可上传证据
陈先生说,他在4月初下载了“伊对”APP,刚登录软件没多久,就收到大量打招呼的消息,其中有一名自称在浙江开店的雪儿,因看她有“实名认证”且较有眼缘,二人便开始热聊。
没聊几句,陈先生发现平台上发消息、语音通话和视频聊天都要钱,只有充值买“玫瑰”才能通话。在“玫瑰”的购买界面,提供多种方案,经计算1元等于7玫瑰。“一条消息要3~6玫瑰,语音和视频每分钟要35玫瑰。只有双方互关后发消息才免费。”陈先生表示,他们很快确认了恋爱关系,每天会进行视频通话,雪儿也时常以生日、过520等为由,引导他在视频通话中刷礼物,总共刷了4万多元。
6月初,陈先生希望与雪儿线下见面,但对方反复拒绝,两人发生争执,陈先生被拉黑。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该平台客服打赏被拉黑的情况,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强制消费,如果遭遇欺骗可以上传证据,会有专人进行审核处理。
记者调查:“充值聊天”类投诉 涉及多平台数千条
26日,在某品牌手机应用商店,记者发现“伊对”自称是一款专注于移动端交友,将音视频、直播和线上主持人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的应用软件,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新的社交体验。之后,记者下载了上述软件,并以男性身份进行了注册。刚登录就收到七八名显示为女性的账号发来的信息,但没聊几句,平台就提示“玫瑰余额不足,请充值玫瑰”。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伊对APP”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类似投诉有近1800条;以“充值聊天”为关键词搜索,这个数量更是增加至近6700条,涉及平台有很多,且都打着“脱单交友”的旗号。
聊天类别明码标价 有整套话术培训文件
“我是真心想找另一半的,很多买礼物的钱还是刷的信用卡。”陈先生到现在也不知道那名和他视频的女子究竟是谁。27日,记者在一个名为“兼子生”的公众号看到一条招募“女性聊天员”的帖子。
招聘信息显示,招募人群为18~38岁女性,主要工作就是在公司指定平台软件,完成手机、语音、视频聊天任务。其中文字聊天0.1元/条,语音聊天0.5~1元/分钟,视频聊天1.25~2.75元/分钟,高额礼物额外计算收入。
随后,记者在微信以“聊天兼职”、“陪聊员”、“树洞倾听师”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这样的兼职招聘数量庞大。记者从中找到了一条招募“伊对”陪聊员的招聘信息,并添加了一名“今喜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微信。
对方在询问记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后,便要求记者用其提供的推荐码注册软件。记者(男性)用女性身份完成注册后,工作人员发来了一份平台的“玩法”。“要用回复率高的招呼语,千万不要用‘你好’‘哥哥’‘在干嘛’这些没有回复率的。在上面和他们假装谈恋爱就好了。”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若男性用户索要微信、电话等其他信息,要找理由拒绝或者转移话题。
除此之外,另一社交平台推广员向记者发来聊天员话术培训文件,其中包含撩汉技巧、如何要求大哥打视频、如何要礼物、微信如何拒绝等一系列问题。“必备技巧”提到,打招呼时禁止使用太简单的语言信息,一定要引起他的好奇。要多打带问题的招呼,回复的概率才会增大。同时,也举例了“正确”的打招呼方式:“小哥哥,我迷路了!!能帮我指下路么?(去你心里的路)”
记者在按照教程设置好信息后,发现消息列表涌入了几十条打招呼信息。根据上述人员的指导,记者用设置的招呼语随机回复了一男性账号,这时在信息下方就出现了“+¥0.01”的标识,即记者赚到了1分钱。后续男性账号再发文字信息,记者回复后,又赚到了6分钱。
视频最赚钱 最高到手6.4元/分钟
通过多方搜索,记者发现这些广告发布者被称为“推广员”,即为代理,分属不同“公会”。通常“公会”负责人与交友APP运营方进行洽谈,尽力争取为代理拿到较高的佣金抽成,然后再制定不同等级的佣金比例,推广员再去招募聊天员。招人后,在后台填入ID就可以获得相应业绩分成。
在另一专做陪聊兼职的公众号中,记者看到了一份较为明晰的佣金提成表。这份提成表上有“面爱”、“清聊”等十款交友软件,他们根据业绩区分等级和佣金比例。这家“公会”虽然有十个平台,但是各等级的提成都是相同的。以“面爱”为例,代理等级共有V1~V5五级,根据业绩从0~10w可以获得20%~28%的提成。
对于陪聊员来说,该公众号也有专门的表格来介绍各个平台,其中包括不同平台的玩法、价格、推流等多项信息。同样以“面爱”为例,主要玩法是系统推流和匹配模式、面向安卓用户,根据聊天方式不同,视频最赚钱,最高可以到手6.4元/分钟。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市面上交友软件众多,但是套路都大致相同。聊天员通过聊天赚钱,代理则通过推广和聊天员业绩等赚钱。
律师:
交友骗局频发 平台有监管责任
近几年,“婚恋交友”骗局的案件也在全国多地发生。对此,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北京德恒(福州)律师事务所的林倩律师表示,聊天员若明知是诈骗行为仍然参与其中,通过虚假身份与用户聊天,诱导用户充值或转账,则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同时,平台运营方若明知平台上存在诈骗行为而不采取必要措施,或者故意为诈骗行为提供便利,也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是否属于诈骗需要对推广人员的身份、目的进行核实和监测。具体个案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由公安机关依法侦办。”
林倩律师强调,平台有责任对在其上进行的活动进行监管,防止诈骗等非法行为的发生。如果平台未能履行这一责任,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用户在意识到可能被骗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以便进行法律追诉。“该手法有明显的虚假信息和诈骗意图,值得有关部门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