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3

三伏天热浪滚滚 防暑养生锦囊来了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入伏后的泉州,热到令人怀疑人生,而这个三伏天还将超长待机,40天的热浪里,该如何正确防暑?7月16日,海都记者邀请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阮传亮聊聊三伏天防暑养生这些事。

防暑邪养心肺 运动不宜过量

阮传亮说,入伏以后天气有如蒸桑拿,又闷又热。暑邪容易找上门,最直观的症状是,人很容易疲惫,口渴多汗,脘腹胀满,有时候会感觉到恶心,甚至腹满腹泻,胸闷气短。他说,暑邪的特点是热邪和湿邪,因此,特别注意两个脏腑的养生,一个是心,另一个是脾。

阮传亮建议,暑热天气中,不宜太疲劳,可适当减缓工作节奏,降低心脏的压力。在中午身体阳气最盛时要安排午睡20~40分钟,同时,避免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并及时补充水分。他说,高温热浪,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加22.0%。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液为心液所化,从某种程度来说大量出汗就等于伤心液,伤心气,伤津液,伤血、伤气。另外,不要熬夜、超负荷工作。

莫贪凉防阴暑 也勿过食生冷

阮传亮说,夏季不宜贪凉,不要过食生冷,不要贪凉露宿,不要通宵达旦地使用空调。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要避免空调长时间直吹身体某部位,建议穿盖衣被。从户外回到室内时,在流着汗的情况下,不宜立马进入空调房。

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阴暑。中阴暑的人基本不出汗,皮肤温度较低、感觉身体酸重,头上像裹了个湿布一样,没有力气、头昏脑涨,状态不佳,舌苔发白,厚腻,舌质淡,还有典型的腹痛腹泻,上吐下泻,关节酸痛等等。中阴暑,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

他还建议,暑天里,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莲子、黄豆、绿豆、藕等,此类食材可以健脾益气、化湿降浊、醒脾开胃,以增进食欲。

□小贴士

暑天药膳 清凉一夏

阮传亮还为大家推介了几款暑天药膳:

1.三仁排骨汤

材料:白扁豆30g,薏苡仁30g,白豆蔻3g,陈皮3g,生姜3g,排骨500g。将白扁豆、薏苡仁、白豆蔻、陈皮先洗净,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排骨切小块后汆水;所有原料放入炖锅中加水2000ml煲1小时。此药膳具有清热袪湿、理气健脾的功效。

2.猴头菇苹果瘦肉汤

材料:猴头菇30克,陈皮5克,苹果1个,猪瘦肉100克。猴头菇以淡盐水浸泡半小时,苹果去皮去芯,切块,瘦肉飞水。入锅后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本药膳可消胀和胃,疏肝行气,养胃生津,增进食欲,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人群。

3.乌梅冰糖饮

材料:乌梅15克、山楂6克、玫瑰花5克、陈皮6克、冰糖适量。做法: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本药饮可清燥热滋阴,且无寒凉降火药物损伤脾胃之弊。可适宜户外工作、易于上火烦躁者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