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1

台风“格美”在莆田秀屿登陆 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台风级);泉州发布暴雨预警I级、台风预警II级响应,25日晚间至26日早晨全市有暴雨到大暴雨

二十五日下午,记者在台商区跨海大桥所拍到景象

海都记者梁展豪在平潭龙王头沙滩边追击台风“格美”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罗丹凌 梁展豪

郭思琪 林涓 通讯员 李冬梅 汪澜 文/图

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25日19时50分前后在莆田秀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台风级)。

7月25日晚间,记者从泉州市气象台获悉,当日17时10分,该台发布最新预警:持续发布泉州“暴雨预警Ⅰ级”“台风预警Ⅱ级”响应。泉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继续维持防台风应急响应Ⅰ级,25日晚间至26日早晨全市有暴雨到大暴雨。

“格美”将在我省停留18~22小时

25日,我省沿海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中北部沿海地区部分特大暴雨,其余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6日,全省部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25日到26日台风暴雨灾害风险等级高,市民需注意防范台风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流域洪水和城乡积涝、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台风“格美”登陆后将在我省停留18~22小时,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等级高,需关注陆上强风和沿海风浪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注意防范陆上强风对城乡基础设施、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的危害。

台风“格美”自7月20日生成后“爆发式”增强,短短4天时间内加强为超强台风。7月25日0时前后以强台风级别登陆我国台湾,并于25日19时50分前后在莆田秀屿沿海再次登陆。这是今年首个登陆福建的台风,也是今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据中国天气网显示,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的台风中,有近七成是先登陆台湾再登陆福建的“二手台风”。“格美”登陆福建后还可能一路北上,给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制造强风雨。

泉州暴雨灾害风险等级高

从25日下午起,泉州市局部乡镇出现大雨到暴雨,个别乡镇达大暴雨,部门县市及高海拔山区出现8~12级大风。泉州市气象台预报,25日晚间至26日早晨,泉州全市将有暴雨到大暴雨,累计雨量80~100毫米,局部超20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90~110毫米。

25日夜间到26日,各渔场、沿海及陆上台风大风灾害风险等级高,需注意防范陆上强风对城乡基础设施、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的危害,沿海注意防范风浪危害,海上作业平台及涉海、涉岛旅游需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台风暴雨灾害风险等级高,注意防范台风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中小流域洪水和城乡积涝、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部分路段交通气象风险等级高,道路湿滑、能见度差,短时阵风强,特别关注隧道口、桥梁等特殊路段的交通安全。

各地防抗台风方面,记者从惠安崇武渔港了解到,24日下午,该县主要领导到崇武镇前垵渔港码头,督促防台风责任落实情况,与当地干部逐一检查核实确认渔船入港情况。据了解,当地及附近县区和乡镇就近停靠的船只共162艘已全部入港。此外,崇武国家中心渔港457艘船只也井然有序停靠入港。

在石狮,当地义务救援队人员在统一部署下,走上黄金海岸义务巡逻,当天劝退多批数十名擅自进入关闭景区的游客。

台风“格美”观测用上新科技

记者获悉,在此次台风过程中,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联合复旦大学,在台湾以东洋面布放了8套海气界面浮标,该浮标能实时获取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向风速、气压、海温等数据。这是我省首次将福建省海洋气象观测拓展到台湾以东洋面,为预报员预报台风“格美”强度和路径提供重要观测依据。

这项观测试验使用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海气界面浮标,由主体和传感器链两部分组成,搭载多个传感器,日常采样频率为半个小时一次,能实时监测海洋和大气的多种参数,包括海上2米风场、气温、湿度、气压、海表面温度以及水下100米范围内多层温度、压力和盐度等信息。浮标还支持北斗RDSS通信,可通过远程命令提高采用频率,台风影响期间可10分钟采样一次。

台风“格美”期间,气象部门首次试用“闪信”信息强制提醒业务,针对各地各级应急、防汛责任人霸屏提醒叫应,提升气象灾害预警叫应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救灾赢得先机。

紧急预置救灾物资连夜运达

记者获悉,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连夜行动,紧急调拨防汛防台风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工作。24日晚,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储局马不停蹄,向福州和莆田两市的10个县(市、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务必确保在台风登陆前,将紧急预置的救灾物资连夜运达。

据了解,此次紧急调拨的救灾物资共11342件,涵盖发电机、无人机、折叠床、折叠桌椅、冲锋衣裤、毛巾被、毛毯、夏凉被、净水器、雨衣雨靴、折叠伞等,为地方做好台风防御和救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