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京报 北青网
“说好去的电子厂,结果让我们去送货。”“约定好工时费25元一小时,最后只有14元一小时。”“入职前后收取各种体检费、押金、住宿费和打扫费,走的时候不退押金。”……目前正值暑假,有不少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增加收入、锻炼实践能力。然而,记者发现,有不少“黑中介”在多个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高薪为诱饵吸引大学生去求职,求职者去了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招聘不符,并存在不退押金、恶意辞退等情况。那么,找暑期工应该如何避坑?中介提供虚假信息、平台未审核发布又该担何责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讲述:
说好是去贴商标 结果做快递分拣
日前,19岁的大学生小程从某招聘平台看到一则“百事可乐招聘”信息,工作内容为从事可乐等饮料外包装、贴商标、打日期码等工作,工资在180~210元/天,地点为河南郑州,招聘人显示为“润贤人力”的赵女士。
在和中介沟通后,小程和朋友随即从家里出发前往郑州面试。面试成功后,小程被指定到一家医院体检,并被收取178元的体检费。“体检前告诉我们会报销,但是体检完后才告诉我们入职满一个月才能报销体检费!”小程说。
不仅如此,当小程前往中介指定的地点集合入职时,却发现商量好的岗位并不存在,“到了集合地点后,有人介绍岗位,我们发现并没有之前谈好的在百事可乐贴标签的岗位,而且他提供的很多岗位都是招聘长期工,我们并不符合”。
与中介协商后,小程最终前往极兔快递做物流分拣,“入职后,又交了押金、住宿费和打扫费,一共140元”。
不仅如此,小程发现工作时间由约定的白班变成了晚班,工作的第一天,小程因低血糖在岗位上晕倒,第二天就被公司通知其已被辞退。小程还告诉记者,自己朋友所在的宿舍也有4个人因“干得慢”被公司辞退,而中介向其承诺的48小时内退还押金,自己至今也没收到。
同样是大学生的多多(化名)告诉记者,7月底,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则“南京电子电器厂”的招聘信息,在联系上发布信息的中介后,对方表示,所要去的电子厂薪资22元/小时,“包吃住,入职满月报销车费”。
然而,当多多来到中介指定的南京某地点后,却发现事情充满了“欺骗”。“之前说要白底照片,后面突然收蓝底照片,让我们交30元,后来还让我们交280元的被褥押金!而且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并不是之前谈好的电子厂,而是去美团优选送货。”多多表示,由于和中介沟通未果,自己微信被中介拉黑,押金也没能要回来。
记者调查发现,胡乱收费、工作地点和工时费与约定不符、白班变晚班、无故开除……黑中介高薪诱骗暑假工套路贯穿着招聘的整个环节。
调查:
黑中介冒充工厂人事 有招聘称可月入八千
7月26日,记者添加了多多口中的中介,这名“HR-人事部乔主管”自称为南京立讯的人事,学生若从事暑假工,工时费在22元/小时,可包吃住,一天工作时间在10~11小时。当记者询问是否需要缴纳费用时,对方表示,需要缴纳体检费和宿舍押金,工作满一个月后可报销体检费和路费。
记者发现,在和立讯的沟通中,“乔主管”变成了吉宝通讯的人事,其要求多多前往集合面试的地点和发给记者的一致。
当记者要求“乔主管”出示其在立讯精密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的任职证明时,对方发来一张写着“立讯集团外企招聘部”的工牌,工号及姓名均打码。当记者询问其真实姓名时,对方表示,“这就不方便了”。
记者在抖音看到,多人发布电子厂招聘的相关信息,有招聘称“小时工26~28元/小时,一个月260~308个工时”,每月工资在6760元至8620元之间,待遇方面还包括长白班、坐班、包吃包住等。而“HR-人事部乔主管”在该平台上的账号“瑶瑶工厂日记”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电子厂薪资一天260元,月综合280工时,两顿免费工作餐。
有不少受骗者称,自己是通过招聘网站看到的暑假工信息。通过受骗者晒出的线索及记者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信息,记者发现,这类招聘的发布者多为人力公司,招聘界面显示为代招、派遣,工作地点有电子厂、食品厂、物流公司等。
大学生贝贝(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在某招聘平台上应聘沈阳莱福德物流有限公司的分拣员,招聘信息显示,分拣员的薪资在8400~8500元/月,还可包吃住。但当贝贝到达沈阳后,却发现招聘企业并非物流公司,而是当地的一家名为沈阳鑫东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中介机构。“这家中介公司面试我之后,说不安排我去做分拣了,让我留在他们这里当招聘,并让我缴纳450元的住宿和伙食费,说干满一个月给退,后面还说如果干不满一个月也会还我剩下的钱。”
天眼查显示,沈阳鑫东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和沈阳莱福德物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杨帅,两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24年4月和6月,该公司并未披露电话和邮箱。
一名劳务中介告诉记者,目前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饱和,“大部分岗位已经被高考生还有6月底放假的高校生占用”。该人士表示,有些中介会让学生冒充长期工去工厂应聘,并要求学生支付一定的费用办理“假工资流水”证明其“已毕业”,但“80%的概率是进不去的”。该人士还提醒,工时费20元/小时的岗位屈指可数,更不用说高至28元/小时的岗位,“基本可以判定是骗子了”。
律师:
诱骗求职者涉多项违法 平台应当加强信息审核
7月底,疑似“上百名西安大学生找暑期工被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消息,经初查,涉事企业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违规预收费用等行为。目前经开区劳动维权部门已责令涉事企业暂停经营,并退还预收费用;待调查清楚后依法依规处理,如发现涉嫌犯罪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尽管有很多警示和案例曝光,但不少大学生仍然受到黑中介诱骗,原因几何?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向记者表示,很多大学生存在经济压力,希望通过暑期工作赚取生活费、学费或其他开销,对高薪工作的需求迫使他们忽视潜在的风险。同时,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于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辨别能力较弱,容易相信高薪的诱惑,再加上黑中介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和多样,他们通过虚假广告、虚假承诺等手段迷惑求职者,使求职者难以辨别其真伪。
刘凯律师指出,中介以高薪诱骗求职者前来工作,但实际工作地点、薪酬与约定或合同不符的行为涉及多项违法行为。刘凯律师建议,当求职者碰到以上情况时,应尽可能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招聘信息的截图或记录、中介与求职者的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签订的合同及付款凭证(如押金支付凭证)等。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蓝天彬律师认为,招聘平台应加强相关招聘信息的审核,减少虚假信息。如果继续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约谈这些平台,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落实主体审核和信息公示等义务,加强违法行为自查自纠,督促中介改正违法行为。
7月31日,相关招聘平台官方客服告诉记者,公司会对招聘信息进行审核,如果情况属实,会对相关岗位和涉事公司进行处理。
□小贴士
暑期打工避坑指南
为了避免更多的学生落入黑中介的陷阱,律师特地准备了一份暑期打工避坑指南:
签订书面合同:无论暑期工还是正式工,都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工作时间、地点、报酬等关键信息。如果无法签订正式合同,也要通过聊天记录或录音等方式保存相关证据。
警惕高额费用:正规的人力资源机构在提供服务时,一般不会收取高额的体检费、保险费等。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拒绝网络刷单: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且往往隐藏着连环骗局的陷阱。不要轻信“高佣金”“先垫付”等诱惑性信息,以免损失惨重。
保护个人证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扣押居民身份证等个人证件。对于企业的无理要求,要坚决说“不”。
勇敢维权:如果遭遇不公待遇或欺诈行为,要敢于站出来维权。可以向当地劳动维权部门举报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