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北京晚报 人民日报
放暑假以来,剧场、剧院、影院里的小观众多了。既能吹空调消暑,又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带孩子观演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但观演中孩子的一些“不可控”行为及家长的“不自觉”行为却影响了观影体验,例如:演出期间,家长不停地给孩子讲解;孩子在看剧,大人却一直刷手机;在家没有给孩子灌输文明观演的意识,到了演出现场只能频频吼“熊孩子”……带孩子观演,大人需要先做好文明课的彩排。
说个不停
台上正精彩,台下解说吵人
近日,詹女士带孩子在北京华侨城大剧院看了一场音乐剧《甪端》,但观赏过程中频频受到干扰,使得观演效果“大打折扣”。“表演的时候,太多家长给孩子解说剧情了。”詹女士直言。
詹女士告诉记者,这是一部由故宫打造的家庭沉浸式音乐剧。“演出过程中,观众根本没法沉浸。”詹女士说,“好多家长从音乐剧的名字讲起,生怕孩子这儿没看懂、那儿没听懂,有的还和孩子一问一答,交流了起来。”
“甪端是故宫里明万历年间的神兽,它400多岁了,但却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是故宫里的御猫,下次我带你去故宫里找一找。”……詹女士说,她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不停地讲解的母亲。“虽然她一开始压低了声音,但后来声音越来越大,非常影响其他观众看演出。除了我,旁边的一家人也频频不满地看向她们。”
詹女士认为,观剧前应该在家做一些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知识,或者分年龄段,建议到了一定年纪的孩子观看。
玩个不停
孩子认真看,家长忙刷手机
“论剧场不文明现象,手机亮屏,在我心里排第一。”喜欢看话剧的陶红跟记者吐槽道。
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发布过不文明观演的吐槽帖,其中,关于手机亮屏的吐槽尤其多,包括接打电话、看剧玩手机等。
现在暑期,带孩子看演出的多了,很多家长也成了“亮屏”族。也许是因为适合孩子的剧情确实很难吸引家长,这边孩子看得认真,那边家长刷手机刷得起劲。“爸爸,你别玩手机了。”“妈妈,你认真看演出。”类似于这样的稚嫩童声经常在剧场里响起。家长的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观演者,也让自己的孩子很扫兴。
“大家都沉浸在剧院和演出营造的意境里时,一片黑暗中,有人玩手机,屏幕非常亮,这种行为很影响观看体验。”“黑暗中,手机光很扎眼,特别容易吸引人把目光投过去。”网友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吼个不停 别人在看剧,他没完没了训娃
网友“麋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次难忘的观演经历,那是她去看音乐剧《玛蒂尔达》的时候。“我永远也忘不了满场小孩带来的震撼,座椅被踹得‘咚咚’的,给我带来了长达150分钟的4D体验。”“麋鹿”谈起这次观演经历,哭笑不得。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的张先生。他有一次带娃看电影,后排坐着好几个孩子。电影开始没多会儿,身后一个看上去像学龄前的孩子就“噼里啪啦”踹自己的椅背,边踹还边乐。家长见状赶紧拽住孩子,并立马喝止,“之后我就听见家长在后面一顿说,告诉孩子看电影的时候不能这样,这种行为非常不礼貌,影响别人看电影之类的”。
张先生说,家长在剧场里现教规矩,也变成了一种噪音。其实,跟孩子讲文明观演规矩这一步,应该在家里就提前完成,而不是等演出开始了再去跟孩子说。
吃个不停 零食带太多,反而让孩子“出戏”
市民邓女士最近带着孩子去看了暑期档电影《抓娃娃》。一进场,她发现不少家长都跟她一样,带着孩子来观影。“可能因为是喜剧,孩子也更容易看进去。”邓女士扫了一眼,在这个500多人的大厅里,上座率超过了一半,孩子起码有二三十个。
不过后来的一些噪音,让她觉得体验感大大降低。一对母子坐在邓女士前排偏右的位置,电影开始没多久,妈妈就不断从包里掏出各种零食给孩子。整场电影,孩子的嘴几乎就没停,一直在吃,不时发出一些声响。
电影渐入佳境,恰逢一幕颇为感动的画面出现,此时观影厅里非常安静,大家也正看得入神。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吓了邓女士和周围的人一跳。原来,这个不停地吃东西的孩子,猛地一下把一袋薯片给挤爆了,声音大得全场都能听见。“本来正看得感动,突然那一下,吓得我半天没缓过神来,完全没法入戏了。”邓女士说,她相信,这对母子肯定也没太看进去这场电影。其实,类似这种吐槽也很常见。
建议:选孩子喜欢剧目,剧场应花心思文明引导
不少网友在呼吁全民参与文明观演的同时,也对文明观演的推广提出了建议。
“假期来临,剧院里的孩子多了起来。孩子的状态反映了家长的水平。文明观演,应该从家长自己做起,从对孩子的教育做起。”有人认为,文明观演的意识和礼仪,应该从孩童时期就培养起来。
“家长在筛选演出剧目或电影时,还是要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尽量选择更适合孩子观看或者更符合孩子兴趣的节目。”常带娃看演出的邓女士提出建议。
剧场、表演者、观众,三者合一,才能呈现出最佳的舞台效果。剧场、剧院是观众文明观演的引导者。创新管理方式,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分享,她体验过的一次最佳观剧环境来自一场儿童剧。剧院开场前的一段提示让她印象深刻:“本场戏的制作运用了黑暗美学,台下亮起光,就会影响整场戏的进行。恳请大家关掉手机,给现场的小朋友们做个好榜样,也拜托小朋友们帮忙监督。”具有诚意的引导词,以及发动孩子监督大人,让所有观众安静地看完了整场戏,整个演出过程也没有一点手机屏幕的亮光。
观点:
让文明观演 成为观众自觉
“最基本的观演礼仪,就是演出时保持安静。”一名音乐教师说道。
舞台是一面镜子,既呈现精彩演出,也映照出观众的道德修养、艺术品位和文明程度。在剧场、影院等公共场合,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干扰他人,既对别人缺少尊重,更暴露出自己的个人修养、道德水平。
不文明观演行为的背后,是部分观众缺乏观演礼仪的知识。因此,做好文明观演礼仪的推广普及十分重要。剧院作为演出场地的提供方,应自觉改进工作方式,为演出者和观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现场环境。许多观演礼仪约定俗成,其背后是一种剧场文化。遵守观演礼仪展现了观众的文明修养,也是为了保障在同一空间下每位观众都能得到好的观演体验。
文明观演要靠观众共同维护,应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文明观演也是一种文明养成教育。一场精彩的演出需要台上台下包括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完美呈现。如果大家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很多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总之,维护良好的观演环境需各方共同努力,将剧场营造成“无干扰”的艺术观演空间,使观众获得文明观演体验、更乐于维护文明观演环境,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