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通讯员 黄琦涵) 清华和北大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为了帮助泉州泉港区广大学子更好地踏上逐梦清北的征程,近日,泉港区召开“才荟山海 青创未来”泉港籍优秀学子交流座谈会,邀请了多位清北学子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的宝贵学习经验。
座谈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12名优秀学子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引,生动讲述了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如何确定人生目标、保持学习动力以及克服种种困难的宝贵经历。
北京大学学生肖兆钧表示,日常学习的习惯,及时复习、及时巩固,通过预习让自己提高听课效率,这些都是良好的日常习惯。打基础的这个过程,其实是来提高自己的上限,提升上限的时期是在高一、高二,包括高三前期,剩下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提升下限。下限一定要非常重视,让你高考场上真正有信心的是你拥有一个很高的下限。
同时,针对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清北学子们还倾囊相授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实用的学习建议。
北京大学学生王艺翎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高中时习惯用的SK分析法,每一次考试之后,他会对每道题从S(Skill)、K(Knowledge)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Skill指的是他在计算、写答案、演算方面有没有出现问题,S方面失的分是绝对可以拿回来的。K就是Knowledge,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某一类模型,或者某一类题,这些都是自己未来需要加练的东西。
清华大学学生陈泓晔建议学弟学妹们,知识体系是有难易区分的,想要提升效率,就得抓住自己的痛点,不是所有的丢分都是丢在那些最难的点上,所以说要抓住自己平时常丢的那些分。
北京大学学生刘学彬认为,能成为学霸,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具有一个平稳的心态,你只有具有了平稳的心态,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百分之百的水平。此外,他还觉得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到许多的思路,扩大自己的视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排解学习的压抑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