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
见习记者 连铮
在泉州人的眼里,“陈三五娘”的古老爱情故事比肩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8月9日,传统节日七夕节前一天,第二届“陈三五娘”文化节在故事主人公陈三的家乡洛江区河市镇精彩上演,活动以民俗致敬经典,展示了新时代里乡土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成果。
民俗经典惹人沉醉
文化节开幕式上,俞家棍、南音演奏《阿娘听嫺》等泉州非遗节目精彩纷呈,惹人沉醉。最引人入胜的是泉州讲古《陈三磨镜》,讲古人通过语言艺术、肢体艺术、表情艺术,再现了陈三为了能见心上人五娘,假扮磨镜匠人的情节,演绎出陈三和五娘冲破封建牢笼、勇于追求爱情的忠贞故事。
“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身边,所以有着别样的情感。”讲古人陈毅煌告诉记者,“陈三五娘”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陈三五娘的故事妇孺皆知,故事主人公的故居他经常去,当地还有“陈三坝”,所以讲古时总能深刻地把握拿捏细节,让故事显得更鲜活。
现场互动环节,极具当地特色的编七娘妈花和挽面、搓糖粿、投壶、穿针引线等传统民俗项目吸引大批游客参与,乐在其中,甜汤圆等本土特色美食引人称赞。
当地游客越来越多
经典民间文化除了能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何种赋能?洛江给出了答案。在当地,陈三五娘传说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的催化剂。当地整合历史遗存点,打造“陈三五娘”文化园,建设“陈三五娘”主题园,还对“陈三五娘義(yì)井”开展考古调查。
2023年洛江启动“陈三五娘”文化节活动,设计了“陈三五娘”IP形象,并制作网红打卡点扩大宣传,创新旅游产品和研学线路,形成游园、仿古创意摄影等新的节俗文化。以音乐节形式呈现南音新编、南音原创曲目等,举办田园音乐节暨东溪骑行、环湖健跑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聚合了田园、文化、艺术、健身、产业等流行要素,推动文旅融合破题起势、蓬勃发展。
“游客越来越多。”河市白洋村一家庭农场的老板告诉记者,当地的文旅越来越热,特别是周末,到自己农场吃饭、露营的人特别多。“陈三五娘”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赋予新时代文化力量、文化自信,赋能经济发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看来,“陈三五娘”还连接起海外华侨华人乡情。
据介绍,历史上陈三、五娘真有其人。在泉州,至今还遗留有陈三墓,洛江区河市镇梧宅村是故事主人公陈三的故乡,至今保留的“青阳室”“倒榕”“陈三坝”“水槽”“铁山宫”等,传说是陈三的读书处及其他遗迹。2014年,“陈三五娘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