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你经常点外卖吗?你会根据哪些信息,判断一家外卖店是否靠谱?很多人点外卖前,会先看一看外卖平台上,关于外卖店的评分、营业资质、门店图片,尽量找一家干净卫生、口碑好的店铺,那么这些公布在外卖平台上的数据是否真实呢?日前,央视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发现,月售3000多单的外卖店铺竟和废品站开在一起,外卖还存在“幽灵”店铺、租借执照开店等乱象。
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线上外卖消费者规模达5.3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9.6%。如何让消费者点得放心,吃得安心,如何把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落到实处?这是摆在相关部门、外卖平台和外卖店铺经营者面前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象:热销榜上的高分外卖 竟是家“幽灵”店铺
记者在外卖平台随机选取了一家名叫“望京烧烤”的外卖店铺,从平台上看,门店照片干净整洁,查看它的资质也证照齐全,评分4.9分,位列某外卖平台“放心点”榜昌平区烧烤热销榜第六。餐厅在外卖平台上标称的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东沙各庄村293号。
记者来到东沙各庄村按照门牌号找到293号,却发现这里是一幢居民楼,里面的住户甚至都不知道有望京烧烤这家店。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叫望京烧烤的外卖餐厅只是租借了293号住户家的营业执照,不仅和293号住户丝毫没有关系,甚至连营业地点也不在证照上的这个地址,宽敞明亮的堂食现场照片更是“照骗”。
调查:厨房墙面污渍斑斑 熟食随意扣案板上
除了租借执照开店,用假地址、假照片也能成为高分的热销外卖店铺。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在业内被称为“幽灵”外卖的店铺并不少见。
外卖平台上,一家叫“够粤·正宗隆江猪脚饭·汤”的品牌连锁餐厅,视频里展现的制作过程干净卫生,菜单配图上展示的菜肴色泽鲜美。这家餐厅在两个外卖平台的评分都在4.6分以上。
记者来到这家外卖店铺标称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村611号,发现了一个“实况厨房”的招牌。
奇怪的是,“实况厨房”的招牌下面除了有外卖员进进出出,不时还有运送废品的车出现。
记者走进去发现这里是一个废品回收站,各种废品垃圾堆砌有两层楼高,空气里有一股呛人的味道。那家挂着“实况厨房”牌子的餐厅就在距离废品堆五六米远的地方。
走进实况厨房,里面的卫生状况更加让人忧心。
操作间的纱窗上、灶台上结满了各种油污,地面满是污水,门帘上也沾满了黑色的污垢,库房里的食材、货物和生活用品随意摆放。
宣称色香味美的“够粤·正宗隆江猪脚饭·汤”就开在“实况厨房”里,是一个餐饮档口。
厨房墙面污渍斑斑,灶台上结满油污,菜板周围满是污垢和残渣,熟食制品随意地用盆扣在案板上。
这家外卖店铺送餐范围覆盖周边5公里,仅在一个外卖平台就月售3000多单。
焦点:40多家外卖店共用一张执照 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更让人意外的是,记者调查发现,在“实况厨房”藏身的30多家外卖店铺,都统一使用了美食城的执照开外卖店,实际经营者和证照上登记的经营者没有任何关系。
“实况厨房”的负责人称,他靠收房租挣钱,不参与商户们的经营,每一家做外卖的餐饮档口都是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的。
这样的情形和平台的要求明显不一致,对此,外卖平台的客服人员表示无法给出答复。
客服人员表示,无法告知这种租借执照开店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要求,但她告诉记者,在外卖平台上,店铺是否能通过审核上线,往往要由区域负责人来决定。
记者调查发现,在两家外卖平台上,这种租借营业执照开办外卖店铺的现象都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
在北京市的建外SOHO、马连道和天通苑等地方,记者都找到了很多类似的外卖商铺聚集场所。
在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地区有一家叫“京门楼”的美食城。记者查询对比发现,在两家外卖平台上,使用“京门楼”的地址和证照开设的外卖店铺有40多家。
记者走进京门楼,看到这里被隔成了很多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狭窄的过道,堆砌着各种杂物和食材,已经解冻的生鲜食材随意地扔在地上,有血水从塑料袋里渗出,油污从墙头流下来,黏糊糊的发着亮光和恶臭。
商家透露,租借执照开外卖店,干不好或被投诉了还可以换个店名接着开。就算有的店铺使用虚假地址、虚假图片,卫生情况脏乱差,也能成为高分的热销店铺。
部门:对“幽灵外卖”涉事门店立案调查
8月24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央视新闻爆出的租借证照、“幽灵外卖”的望京烧烤开展执法检查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经核实,北京东沙沈新商店(沈某)未在其注册地址开展经营活动,而是将证照租借给张某某,供其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注册使用。目前,执法人员已对望京烧烤负责人张某某、北京东沙沈新商店(沈某)涉嫌存在的相关违法行为立案调查,涉事店铺已停业整顿并在所有外卖平台下架。
而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实况厨房”“京门楼”立案调查。
经检查现场发现,北京朝阳区“实况厨房(北京东鸿金泰美食中心有限公司)”“京门楼(北京京门楼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均以美食城档口店铺形式进行线上外卖经营,具备相关证照资质;针对检查发现的上述企业存在的卫生环境脏乱等违法违规问题,朝阳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目前,相关企业已就上述问题开展整改整顿工作,线下门店均已自行停业,线上外卖平台也已下线。
观点:根除“舌尖上的隐患”
近年来,网络餐饮市场发展迅猛,也催生了一批忠实的“外卖族”。然而,与后厨可能暗藏脏乱差等问题的实体店相比,连门面都看不见的外卖同样让人提心吊胆。“不知道之前,坦然大方地吃;知道之后,战战兢兢地吃。”有网友无奈评论道。
根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早在2017年,“幽灵外卖”便不断被曝光,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乱象仍难以根除,成为外卖行业的顽疴痼疾。平台入驻门槛低、“幽灵外卖”地址隐蔽等因素,成为市场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名外卖平台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门店照片造假、“幽灵外卖”等乱象,平台会定期进行内部检查,一些明确是明厨亮灶的商家,也会在算法上进行优先推荐。“消费者在发现时也可以及时进行举报,平台会进行核实处理。”
守土有责,要真正根除“舌尖上的隐患”,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才能杜绝这一乱象,守护好舌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