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7

用AI制作换脸视频 非法获利2.7万 法院认定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一男子获刑三年并处罚金

N海都记者 陈丹萍

通讯员 叶俊欣 王彩霞

“AI换脸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数字技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将一张面部的图像或视频帧转移到另一张图像或视频帧上,实现面部特征的替换或更改。然而,这项技术也存在潜在风险,比如可能被用于制作虚假视频通过平台的人脸识别认证环节,进行不法活动。

8月29日,记者从泉州鲤城法院获悉,近日,鲤城法院就审理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犯罪活动的案件。

离奇:大量实名账号用同一IP

“短短半月,这个地区的实名认证怎么突然增加这么多?而且这些账号所用的IP还存在大量的重复,认证参数有明显的团伙聚集特征。”2023年6月,某网络公司发现有部分账号在注册过程中,使用AI伪造的动态人脸视频通过实名认证环节审查。

经该公司技术部门排查分析,怀疑有不法分子非法购买他人身份信息和人脸照片,通过3D人脸软件制作动图或视频,在实名认证时使用相关插件对公司实名检测软件注入攻击,使得实名软件读取已制作好的动态人脸视频,通过实名活体检测,进而成功通过实名认证。

据该公司介绍,鲤城辖区一共申请了4623个账号,成功认证了2238个,这些账号可能被用于诈骗、色情等引流,严重破坏平台生态,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该公司遂向警方提供了上述线索。

诡异:身份信息被陌生人注册

“我想在某小程序购买商品,需要实名注册账号,系统提示我的身份证号码已经被注册过了,但我本人和家人都没有注册过。”消费者林某在网上准备购买某商品时,遇到了这一现象。

为带动本地农产品经济,某知名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土特产和酒水,客户通过购买土特产获得相应积分后,即可原价购买其他市场溢价较高的商品。为防止不法分子倒卖牟利,购买时需要人脸识别验证。

公司销售人员表示,因是通过网络销售,无法见到消费者本人,技术上存在AI换脸冒用他人身份的可能,确曾接到客户投诉称其身份信息已被他人注册,尽管该行为没有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已扰乱了正常的销售环境和市场。

真相:制作AI换脸视频非法牟利

“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这种注册需求的单子,听说这样来钱快,我就买了软件过来自学。”被告人傅某表示。

原来,为非法牟取利益,被告人傅某从网上购买软件及相关教程,从客户提供或自己从网上购买的公民信息中,抠出头像制作 AI换脸视频预存在手机相册中,再点击客户要求通过的相关平台的人脸验证链接,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客户通过平台的人脸验证,非法获利27000元。

根据相关犯罪线索,2023年8月,公安机关在鲤城区某小区内抓获傅某,傅某对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制作AI换脸视频认证账户登录、商品申购认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鲤城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傅某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