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

一刀天堂一刀地狱 “赌石”风险谁来担?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通讯员 林艳婷

如果一块石头放在你面前,让你赌究竟是翡翠原石,还是普通石头,你敢下赌注吗?未切割前,一切都是未知。切割后,一半概率是天堂,一半概率是地狱。近期,网剧《边水往事》热播,其中赌石客的故事令观众印象深刻:押上全部身家买石头,开出了满翠帝王绿,最后却陷入深渊。

买家在订购翡翠原石时只能从外观上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其内部是不是“宝石”,这个风险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呢?近日,福州仓山法院审理了一起翡翠原石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玉石买家花费数万元从抖音拍下翡翠原石,切割之后发觉玉料成色太差而反悔,要求全额退款,被法院驳回。

案件:买翡翠原石色差大,要求退货退款遭拒

2023年8月,张某在刷网络直播时,偶然刷到主播正从一块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中开出翡翠。出于好奇,张某通过“有品质的石头”抖音直播与某珠宝行客服“小毛带你玩石头”就某块翡翠原石的出售价格、开窗、重量、发货等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后,于8月24日购买了该翡翠原石,价格20000元。

之后张某要求该珠宝行对这块原石进行“开窗”,并拍摄开窗照片。记者了解到,商家们会在翡翠原石的外皮上开大小不等的切口,并把切口磨平磨光,以此用来向购买者展示翡翠原石内部的颜色与质地,此为开窗。

8月27日,该珠宝行发货。张某收到原石后十分不满,认为直播间价格虚高、夸大宣传。他多次向工作人员表示,收到的翡翠原石色差大、开窗照片与实物不一致,要求退货退款,遭到拒绝,遂起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退还货款并赔偿违约金。

法院:原石被切割无法二次销售,驳回买家诉请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系通过抖音、微信与珠宝行沟通购买原石,本身风险较大,张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下单购买前,应当知道通过网络下单购买原石的相关风险。

同时,仅凭微信聊天记录及照片不足以证实张某收到的原石与珠宝行描述的原石存在色差,亦不足以证明珠宝行工作人员于抖音或微信中存在夸大原石品质、诱骗下单的情形,该珠宝行亦未于抖音、微信中对张某收到原石后能够获得的加工成品品质作出过承诺,且张某收到原石后已对原石进行了切割,影响了原石的二次销售。因此,仓山法院依法驳回了张某的诉请。

提醒:“赌石”存在不确定性,买家应自行承担风险

“赌石”是珠宝业术语,是一种特殊的翡翠原石交易方式。翡翠从矿山中开采出来时,外表有一层风化皮壳包裹,很难准确判断里面的翡翠含量以及成色,只有切割后才能知道翡翠的质量。这种先购买、再开石的交易方式,就被称作“赌石”。随着网络直播的日益火爆,“赌石”被搬进网络直播间,对于毫无经验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需要承担巨大的交易风险。

当前,法律并未禁止赌石交易,但是当事人通过网络平台买卖翡翠原石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该不确定性当事人应当做好自甘风险的准备,自愿以风险赌利润的,当风险出现时,亦应当自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官提醒,网络直播“赌石”套路深,不要轻信“切涨”“暴富”的话术,购买时要仔细查阅商品的文字和图片描述,了解购买具体细则,看清楚商品说明和附加条件,若商家未明确列出,需主动咨询了解清楚。交易时要注意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凭证和相关截图,以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