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后的吴业拔,喜欢写字、画画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如果还能有坐上飞机驾驶位的机会,我还敢飞!”谈及当年鹰击长空的军旅生涯,已是鲐背之年的吴业拔立马坐直,中气十足地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空军条例规定,战斗机飞行员飞满43周岁可随时停飞,最高飞行年限为48周岁。可由于试飞任务较重,1983年,他在49周岁时才正式停飞,安全飞行了25年,“总感觉当兵还没当够,飞机还没飞够”!
“天气怎么样?能飞吗?”“能!”“那就飞!”“嗖——”一颗绿色信号弹划过飞机上空,吴业拔启动了发动机,在轰鸣声中驾驶着战斗机歼-6滑行到起飞线前。“同意起飞。”指挥塔里发出命令,飞机徐徐滑动,逐渐加速,拔地而起,迅速爬升,转眼间升入天空。在空中限定领域内巡绕5分钟后成功返航。
“现在回想起来,还像昨天发生的事儿。”回忆起那一段砺剑长空的往事,91岁高龄的吴业拔依然思路清晰,下达任务、飞行准备、飞行实施、讲评总结,每次驾驶战斗机“工作”都要经历这4个过程。吴业拔说,1952年,时年19岁的他参军入伍,先是在厦门的部队服役7年,直至1959年的3月,接到上级通知,“想当飞行员不?去军部检查身体。”当时所有人都知道飞行员选拔体检非常严格,吴业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体检,让他惊喜的是,他被选中了。“真的很意外,我来自南安的农民家庭,当时家里穷,也没读多少书,真的是意外之喜。”
随后,吴业拔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学习,从驾驶初级教练机、中级教练机直至高级教练机,吴业拔用了4年的时间。吴业拔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技术实践操作,空军飞行学员要学习的科目很多,观测气象也是必备的知识。“每位飞行员要学会看4种气象才可以值班,一般气象、复杂气象、白天气象、晚上气象等,这些都得从自己可目视空间内云朵的个数来判断,非常考验飞行员的眼力和判断力。”
吴业拔第一次“带飞”是在1959年7月的一天,也是在进入航校学习4个月后,“当时天气很好,心里紧张、忐忑,好在后座有教员壮胆。”吴业拔说,5分钟绕一圈返航至地面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激动又兴奋。最终,在完成20次起落飞行后,吴业拔很快就“单飞”了,驾驶战斗机守卫着祖国的蓝天25年,多次完成国土防空、战斗保障和援外任务。
说起人民空军的发展,吴业拔对我国航空力量的日新月异感叹不已,就拿飞机来说吧,他们那个年代,我国还没有能力生产战机,如今国产飞机轰-5、轰-6、轰-6K、歼-20等,每一代都有质的飞跃。“别看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如果党和人民还需要我,我还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