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6

俄罗斯商品馆 不少产品东北造 记者走访发现,相当一部分食品非进口,而是“俄罗斯风味”;福州市消委会提醒,看清产地、生产商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

馆内商品包装很有俄罗斯特色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文/图

近年来,俄罗斯商品卖场在全国各地开业,引发广泛关注。日前,在福州华林路街头,一家俄罗斯商品馆以“战斗民族、硬核好物”为卖点,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俄罗斯商品馆的产品真是俄货吗?记者注意到,馆内相当一部分食品,例如大列巴、肉肠等都是由国内厂家生产,商标、生产商都为国内企业,并非“俄罗斯进口产品”,而是“俄罗斯风味产品”。

记者走访:有消费者认为“都是俄罗斯进口的”

1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华林路和五四路交叉口的俄罗斯商品馆。馆内陈设较为简易,随处可见“中俄互贸”等标语。从品类上看,商品类型丰富,涵盖日化、粮油、巧克力、香肠、奶粉以及酒类和套娃等俄罗斯特色商品。工作人员表示,开馆时间为11月15日,原定于12月11日撤柜,目前还在与场地方协商,希望能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年底。

记者注意到,馆内消费者多为中老年人,购物时并不会仔细查看产品详情,几位消费者受访时均认为“馆内都是俄罗斯进口的商品”。

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记者发现,一款宣称为俄罗斯专研配方的牙膏产自南京江北新区;一款名为北磨俄式咖啡的速溶咖啡,产自天津武清;一款名为手打芒芒椰的软糖,产自泉州晋江;一款名为KDL牌布丁的果冻,产自广东汕头……在上述商品的外包装上,均使用大字体英文或俄文。而被认为是俄罗斯特色产品的大列巴、肉肠等,实则都产自黑龙江,并非“俄罗斯进口产品”,而是“俄罗斯风味产品”。

在另外一款名为特罗伊卡深海鱼条酥的商品外包装上,品牌方为俄罗斯远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但国内总代理和被委托生产的单位均为国内公司,生产企业是来自泉州石狮的一家食品厂。一名零食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很多“俄罗斯商品”,可能在俄罗斯都没有,更多是定向在中国售卖。

此外,与网购平台相比,该馆售卖的商品并不优惠:一袋500克的紫皮糖售价为28元,相同规格在网购平台最高不超过20元;1000克的卡林卡牌奶粉售价为168元,在网购平台最高不超过100元……

俄罗斯商品馆加速扩张,加盟存一定风险

据媒体报道,多个俄罗斯商品馆连锁品牌已在国内展开加盟招商,其中包括俄比熊、俄满多、俄克士等,分布在哈尔滨、西安、广州、长沙、福州、南京等省会城市,也在市县地区快速下沉扩张。

但加盟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存在一定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零食零售品牌的毛利率因企业、产品、市场策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而异,一般在10%~30%之间。“俄罗斯商品馆的商品来源可能涉及多个渠道,包括直接从俄罗斯进口、国内代工生产等。如果商品来源不明确或者质量不达标,会引发消费者的质疑和投诉;商品可能涉及跨境交易,因此汇率波动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增加经营风险。”

福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选择俄罗斯商品馆购物时,要注意分清是俄罗斯进口的食品,还是俄罗斯风味的食品。如果是进口食品,注意检查中文标签标识,对保质期短的食品更要留意生产日期。对俄罗斯风味的食品,消费者应仔细查看商品的产地、生产商等相关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同时,也要理性看待这些所谓的“进口食品”,不要盲目追求异域风情而忽略了商品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