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4

最美人间四月 泉州好戏连台 推出近60场公益性文艺演出,包括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等

梨园戏

提线木偶戏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闽南人好戏,泉州的南戏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闽南戏窝子”。4月,泉州继续上演好戏,推出近60场公益性文艺演出,涵盖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和闽南歌舞等,诚邀广大游客来泉旅游时,前往打卡观赏,近距离感受戏剧魅力。

梨园戏、南音精彩上演

在丰富的泉州戏种中,梨园戏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梨园戏源于唐代宫廷,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许多戏曲形态,是中国珍稀的保留至今的古老剧种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2006年,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获悉,4月5日、12日15时30分,非遗研学·宋元笙箫千年韵——《戏里泉州》将在梨园古典剧院精彩上演;4月5日、6日19时30分,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还将在这里带来《传统折子戏专场》。而在洛江区洛阳桥余庆楼,4月6日、13日、20日15时,有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4月11日、12日、13日19时30分,在晋江市永和镇柯西村,有梨园戏优秀保留剧目上演。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拥有千年历史,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它以独特的唱腔和器乐形式,传承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南音小剧场,4月9日、16日、23日、30日16时,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将带来《薪火传承》专场;4月4日、5日、11日、12日、18日、19日、25日、26日19时30分,有《古韵闽风·非遗专场》。

提线木偶、高甲戏 好戏不断

泉州提线木偶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秦汉,形成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这个4月,为大家准备了近20场精彩有趣的演出,4月3日、5日、6日、9日、11日、12日、16日、18日、19日、23日、25日、26日、30日晚,4月7日、13日、20日、27日下午,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将在木偶大剧场为大家带来经典小戏专场。

高甲戏,是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

4月3日,在石狮市锦尚镇;4月11日、12日、22日、23日,在晋江市永和镇;4月12日、13日,在晋江市东石镇;4月19日、20日、21日,在泉州天后宫,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每晚都会带来高甲戏优秀传统剧目演出;4月5日、6日、25日、26日晚在泉州高甲剧院,4月12日上午在泉州天后宫,还有高甲打城小戏专场。

此外,在泉州歌舞剧院,4月14日、26日晚,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将带来闽南音乐舞蹈非遗展演文化惠民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