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糕点店推出的“芋泥黄油年糕挞”

福州传统糕点店推出的各种馃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实习生 王涵 张嘉鑫 文/图
近期,一块块金灿灿、圆滚滚的“黄油年糕”,作为新晋甜品顶流,火遍全国大街小巷。它是一款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黄油、牛奶、白砂糖等配料制作而成的糕点。有人一口“惊为天人”,有人说是“热量炸弹”。
不过,这种“糯叽叽”口感的年糕,福州人早就吃上了。
外酥里糯新流行?早入榕城百姓家
《中国国家地理》撰文称,传统的中国年糕有三大类——撒粉年糕、水磨年糕和舂年糕。但无论哪种形态的年糕,都离不开粳米、糯米和黍米,这便是“糯叽叽”口感的来源。而黄油是中国消费者最常接触的西点原料。西点烘烤的酥脆,油脂的提亮增香,加上“糯叽叽”的口感,成为“黄油年糕”上市即爆火的原因。
说起吃“黄油年糕”,福州人早就走在了“时尚”前端。福州年糕叫做“糖馃”,主要成分是糯米浆,加糖、油,和成面团,再放在年糕叶上蒸熟。加红糖的叫红糖馃,加白糖的是白糖馃。和全国各地的年糕一样,糖馃能上锅蒸,吃起来绵柔细腻,“糯叽叽、艮啾啾”的。同时也能用油煎,裹上鸡蛋液下锅,煎得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
如今越来越多的福州家庭,已不再亲手炊糖馃,但糖馃仍旧是逢年过节采买清单里的第一名。清明的菠菠馃,重阳的九重馃……福州人吃“馃”花样之多,“黄油年糕”要甘拜下风。传承百年的台江区彬德桥米时粿铺里,岁末年初食糖馃、元宵吃芝麻米时、农历七月三十吃米斋……一方小小的柜台,记录下福州人一年四时的“糯叽叽”情怀。而南后街的古巷年糕店里,伴随着“嘭嘭”舂打声,传统的白糖馃被制成玫瑰、芝麻、肉松、豆沙等口味的年糕卷,装进一个个塑料小盒,满足四方游客“糯叽叽”的情怀。
想征服福州人的胃,商家还要花心思
“黄油年糕的火爆,是精准贴合年轻消费群体喜好,同时借助社交媒体扩散而来的成果。”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黄履冰说。
记者在市场走访时也注意到,由于火爆已近两月,网红连锁好利来、鲍师傅、泸溪河等糕饼店的黄油年糕人气有所滑落。为此不少糕点店花费心思,推出栗子、低糖等口味进行创新。起家于厦门的“热气饼店”还在黄油年糕内融入另一闽式甜糯美食——芋泥,制成“芋泥黄油年糕挞”。
“消费者最终关注的,还是口味是否出色,以及性价比是否够高。”黄履冰说,食“馃”多年的福州人,可谓“见多识广”,只有用心经营、勇于创新的商家,才能继续满足福州人甜蜜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