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今天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 他们讲述热血海军故事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何妮

通讯员 吴云哲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在海军发展历程中,老一辈海军官兵的贡献值得铭记:1974年西沙海战亲历者王昌太,在战斗中负责航海保障,通过太阳定位确保舰艇准时抵达战场,参与击退南越舰队,荣立三等功;海军技术人才易文扎根海岛14年,对船体电焊作业进行了规范,编写装备监测指南,获全军奖项。两位老兵的事迹,展现了人民海军从实战坚守到技术攻坚的奋斗历程,为新时代海军建设提供精神传承。

王昌太:亲历西沙海战,荣立“三等功”

王昌太现为福州市崎上军休所军休干部。

1974年1月18日,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犯我国西沙永乐群岛,并对正在该海域巡逻的中国海军四艘小型舰艇发起猛烈的舰炮攻击。西沙海战在1974年1月19日上午10时22分打响。南越海军编队仗着其舰大炮多的优势,妄图在短时间内将我海军四艘小型舰艇击沉消灭,从而达到侵占西沙永乐群岛的罪恶阴谋。

面对南越海军的猛烈攻击,中国海军英勇顽强地迎着敌舰猛烈的炮火冲了上去。王昌太在海战中主要负责航海保障,协助舰艇长进行舰艇机动和占领敌舰阵位,以便火炮能够准确对敌舰进行射击。作为航海长,王昌太利用太阳一线定位,在茫茫大海上准确定住舰位,保障281编队准时到达西沙永兴岛。

我军来回共打了三个航次,发射炮弹近2000发。敌舰的弹药库和机舱中弹后发出剧烈的爆炸声。不久,敌舰就沉没了。首场海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协同,于1974年1月20日上午一举收复了被南越侵占的西沙珊瑚、金银、甘泉三岛,西沙群岛全部回到祖国的怀抱。王昌太作为海军南海舰队代理航海长,圆满完成警戒任务,荣立“三等功”。

易文:扎根海岛奉献青春

易文现为福州市三叉街军休所军休干部。

1966年,易文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县四古镇的一个工人家庭。毕业后,易文被分配到了宁德县三都岛某部队。所在的舰船修理所面朝大海,宿舍位于三楼。宿舍门口的长廊是他晚上看海的地方,但这里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白天的工作繁重辛苦,极度消耗体力;夜晚看海时,心中早已没了那种美好的诗意,只有两件事:一是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二是想家。当时的易文已结婚,妻子怀着孕在千里之外。一次,他请假去宁德县城的电信大楼打长途电话回家,填完表等待约半小时后电话才接通,可还没说两分钟就断了。

岛上的生活条件艰苦。易文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装备管理维修和装备监测。易文在海岛工作了14年10个月。他对在海岛的这段经历充满感情,这里承载了他最美的青春回忆。易文还参与过修改审定海军舰艇装备监测诊断工作相关规定,编写了《保障装备监测诊断工作指南》,并于2009年获得“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2011年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