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职业工种 批量“上新” ​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发布,求学就业瞄准这些“新赛道”

N人民日报 新华社

央视 北青

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智慧仓运维员、旅拍定制师等42个新工种,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这次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反映了新质生产力创造的就业新赛道,见证了高品质生活催生的就业新空间,主要特点体现为新技术驱动、新业态催化、新消费孕育。新职业和新工种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让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

新职业新工种 三大“新”特点

此次发布的新职业和新工种有何特点?王晓君介绍,主要体现为3个“新”。

新技术驱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新工种。比如,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还有之前发布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都是在新技术浪潮中应运而生的。

新业态催化。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就业市场,催生出一批兼具技术含量与时代特色的新职业、新工种。比如,随着无人机规模扩大、应用场景拓展,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加。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

新消费孕育。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新消费催生新职业、新工种。王晓君举例说,此次发布的室内环境治理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新职业新工种,就集中于现代服务领域,越来越多从业者在其中挖掘新机遇,寻找就业创业机会。

“新职业和新工种让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一些领域人才缺口依然较大。新职业发布后,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新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王晓君说。

紧跟民生需求 增加就业岗位

此次新增的42个新工种,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服务犬驯养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装配工等。与前几批相比,这次公示的新职业数量保持稳定,但新工种明显增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42个新工种的发布,意味着新职业的发布进入了一个深化的阶段,职业的细分程度在不断增加。过去6批新职业的发布,其实都是抓住了产业发展前沿以及社会民生需求。大量就业者进入这些领域,他们所使用的技术条件、商业模式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些模式再进一步细分,成为新的工种。

与前六批相比,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呈现出新的特点,很多都与民生需求息息相关。如睡眠健康管理师、智慧景区管理师、旅拍定制师等,反映出人们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追求。

专家表示,这次发布的新职业凸显了民生导向,同时就业容量也比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的就业岗位,给择业者更多选择空间。

顺应发展趋势 开展职业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技能资格处处长李志敏介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等大量数字新职业。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新型低碳绿色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加大,碳排放管理员、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绿色职业工种应运而生。

新职业,特别是绿色职业和数字职业,对于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职业也在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广阔、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尽快组织制定此次发布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大力开展新职业培训。同时,将探索建立新职业观察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在信息敏锐度和反应迅捷度等方面的优势,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研判产业、职业、岗位以及劳动力发展趋势。

□点击

17个新职业

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工伤预防咨询师、电子电路设计师、室内环境治理员、家政服务经理人、电力可靠性管理员、电力聚合运营员、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代用茶加工工、咖啡加工工、碳纤维制品成型制作工、铁氧体磁体制造工、钢结构装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