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8

警惕花样翻新骗局

卖牛肉38万货款

竟是涉诈资金

日前,郑州多位牛肉、牛副产品经销商遇到账户被警方冻结的情况。一名在郑州万邦市场的牛肉经销商告诉记者,7月13日,他的一笔交易卖了8吨牛肉,38万元货款被冻结,经过多方联络向警方提交证据,到目前,虽然银行卡解封了,但38万元货款仍被冻结。

8月5日,记者联系到了一家冻结上述账款的办案单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应该是一种新的诈骗方法,目前正在全力侦破相关案件,对涉案账户的冻结依法依规。

徐先生介绍,他是河南郑州万邦市场的牛肉经销商,进入这个行业有一两年时间,主要做进口牛肉生意。7月13日中午1点钟,他的店完成了一笔38万元的交易,下午6点就发现账户被冻结。发现账户被冻结以后,负责这笔交易的业务员赶紧联系了买家,然而买家已经不知所终。而牛肉在钱款交付后已被运输公司拉走。徐先生赶紧联系运输公司,发现手机号也被运输公司拉黑。他辗转联系到运输公司,对方告诉他,牛肉运出市场后就被买家要求拉到偏僻地方,被转车拉走。

徐先生说,这笔38万元的钱款是在自己店的两个账户流动,导致两张银行卡都被冻结。一开始是整个账户被冻结,后来提交了证据材料,银行卡才被转为限额冻结,现在账户可以使用,但是38万元仍被冻结。

徐先生介绍,最近还有几起类似事件发生在附近市场和周边地区。

河南开封一家养牛场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上个月,她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当时卖了30头牛收了46万元,也是有专车来拉走了牛。钱款到账不久,账户就被冻结。当时冻结钱款的是东莞警方,警方在查清涉及的钱款是正规经营所得后,就解封了。

一位长期从事经济侦查的公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案涉案资金进入了商户账户,警方会作为证据把款项冻结。一般商户资金被冻结以后,要联系冻结机关,冻结机关会进行调查,看是否涉及跑分、洗钱,提供资金结算账户。若案件确实与商户无关就会解封。

经营烟酒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烟酒店此前遇到了类似情况,有人买了价值数万元的烟,完成交付以后,账户就被冻结了。当时的警方是异地冻结的,他们要求先退还涉诈资金,然后再在本地报警。

日前,记者联系到一家冻结上述账款的办案单位,一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应该是一种新的诈骗方法,目前正在全力侦破相关案件,对涉案账户的冻结依法依规。办案过程中也会及时与当事人沟通,绝对会依法办案。

说法

能提供证明材料

可被认为是善意取得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公安机关有对涉诈资金流转账户采取紧急止付或冻结措施的权力,目的是保护受害人利益、防止赃款进一步流失。当警方确认卖牛户收到的是涉诈资金时,他们有权冻结账户。根据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以及《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关于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卖牛户需证明自己确实不知钱是诈骗所得,比如整个交易流程符合正常交易习惯,无异常低价或可疑行为,已经实际交付了牛,提供交易合同、运输记录等可以被认为是善意取得,不予追缴。(红星新闻)

骗子盯上“育儿补贴”

索要银行卡信息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然而,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盯上了关注这项政策的群体,他们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附带钓鱼网站链接实施诈骗。

近日,云南昭通的王先生在工作群接收到了一条短信,大意是可以领取“育儿补贴”了。王先生称:“点进去了之后,显示不可以领取,链接里提示复制到浏览器,我就复制到浏览器,显示要尽快领取。进去之后,第一步让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下一步让填写银行卡。提示是用于验证本人身份,然后我就填写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还要填写账户余额,我也就跟着填写了,下一步我就感觉不对劲了,让填写验证码。”

直到这一步,王先生虽有所怀疑,但还是进行了下一步操作。“想着是公司发的,没什么事,我就直接填写了,填写完了之后,页面就出现了卡顿的情况,卡顿之后手机收到一条绑定云闪付,绑定到别人手机上,我就发现不对劲了。”随即,王先生就截图和转发链接给社区民警,询问是不是诈骗。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土城派出所政治教导员金鑫表示:“我对诈骗这两个字比较敏感,马上点开这个网址,通过分析,我告诉他这个网址一定是诈骗,不要点击,对他进行了反诈的宣传。”

王先生所在的公司在全国有很多的分公司,符合申领的人员数千人,在民警的宣传下,王先生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随即在群里通知了大家别点链接,有效避免了更多人受骗。“我立马截图到群里,说这个是诈骗,大家别点,之后我就把银行卡挂失了。当时卡里余额在购买理财的途中,诈骗分子就扣不了我的钱。”

法官提醒

三招识破骗局

“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本是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的惠民举措,却不料被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制造出了新型“诈骗陷阱”。

民警介绍,这些高仿网站不仅盗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识,还设置“育儿补贴申领”浮窗,诱导受害者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刑侦大队新侦中队民警李文娟介绍:此类诈骗主要是利用政策过渡期钻了空子。目前,全国各地暂未开通网上申领渠道,凡是提及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的,一律是诈骗。

识破这类假网站骗局的关键在哪儿?李警官提醒市民,牢记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查来源。正规的信息都是通过政府的官方平台发布,凡是带有链接的私人信息一律删除。第二,看域名,政府官方网站的后缀一般都是gov.cn。第三,敏感信息不提供,

涉及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一律不提供,同时,不能开启屏幕共享和人脸识别。

此外,警方提醒,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政府部门绝不会通过私人链接收集信息。若已受骗,请立即冻结账户、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北京晚报)

社交平台晒照片

被盗用于诈骗

美娜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家庭照片“晒幸福”,然而,这个习惯竟给她带来一场麻烦。

2022年的一天,美娜在社交平台上收到陌生人李军的信息。通过对话,美娜得知有人盗用她的照片虚构身份,与李军网恋一年半,从李军处骗得12万余元。

在美娜的建议下,李军向警方报案,民警通过调查找到家住乌鲁木齐市的王晶。

王晶承认自己盗用美娜及其女儿婷婷的多张照片,给自己立下“美容店老板”的人设,并以恋爱为名诈骗他人钱财。后来,王晶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虽然王晶已获刑,但美娜认为其侵犯自己和女儿的肖像权,应当赔偿损失。今年年初,美娜及女儿婷婷将王晶诉至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要求其向自己及女儿分别赔偿5万元。

说法

母女无辜“背锅”

获精神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王晶未经美娜许可,擅自下载、复制其及女儿肖像,并用于虚构身份,构成对美娜母女肖像权的侵害。且王晶盗用美娜母女的肖像实施网络诈骗,导致美娜被误认为是犯罪参与者,社会评价显著贬损,其精神持续焦虑,符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严重精神损害”的构成要件。

同时,王晶擅自使用未成年人婷婷的照片虚构亲子身份,通过关联肖像与虚假身份强化欺骗性,对婷婷人格形象及社会交往产生潜在负面影响,更形成对家庭伦理与社会信任的双重破坏。

法院综合考量侵权行为的恶性程度、损害后果的复合性及社会价值的引导需求,酌定王晶分别赔偿美娜、婷婷精神损害抚慰金2.5万元、1.5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律禁止任何肖像盗用行为,成年人肖像权受损应获救济;未成年人肖像权因人格发展特殊性,即便无严重即时损害仍受特殊保护,彰显“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新疆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