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06

轻信“培训包就业”,男子被骗5万;网恋假军官,女子30万打水漂 “求职坑”“杀猪盘” 迷局藏陷阱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见习记者 蔡怡晴

通讯员 王圣洁 白炯昕

轻信“培训包就业”,福州一男子被骗5万;网恋假军官,泉州一女子陷“杀猪盘”30万打水漂……骗子瞄准求职焦虑与情感需求,前者以“包就业”为饵,后者借“高回报投资”设套,均是电信诈骗常见手段。警方提醒,此类骗局通过所谓承诺兑现、情感操控获取信任,求职遇缴“培训费”多个心眼,网恋别信“投资转账”,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轻信“培训包就业” 福州一男子被骗5万

“学完包就业,不进名企全额退款!”“合作企业直推,毕业即拿高薪!”……你是否也被这类培训广告吸引过?但这其实是骗局。近日,福州市公安局长乐分局古槐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预警称,辖区群众李某疑似遭遇“就业培训”网络诈骗,目前已向对方转账5万元,需立即核实并劝阻止付。

接警后,民警王磊立即电话联系李某,但李某态度坚定,深信对方的“承诺”,面对民警的劝阻,矢口否认自己遭遇诈骗。情况紧急,民警王磊立即带队赶往李某家中进行制止。经了解,李某经人介绍接触某培训公司,对方承诺只需缴纳5万元培训费,结业后即可安排到某总公司入职。

凭借职业敏感性,民警王磊迅速联系反诈中心核查该公司资质,同步向李某剖析此类“培训包就业”骗局的常见话术。经过民警耐心劝说,李某最终意识到被骗。随后,民警王磊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对李某银行卡中的94万元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并通过对涉案账户的紧急冻结操作,成功追回被骗资金5万元。

□警方提醒

求职者可通过用人单位官方途径对外公布的联系方式,咨询核实用人单位、招聘职位和薪资待遇情况。应聘工作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要求预先缴纳“培训费”等各种费用,应谨慎对待;求职过程中,要保持与学校、亲友的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一旦发现遭遇诈骗,及时报警。

网恋“兵哥哥” 还带你“赚大钱”?

天上掉下个“兵哥哥”,还要带你投资赚大钱,这到底是真爱还是陷阱?近期,泉州一女子“网恋”短短几天就损失了30万元。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当“爱情”遇上“高回报”,务必擦亮双眼。

2025年7月,泉州市民韩女士在社交平台结识一名自称即将退伍的陌生男子,对方表示经朋友介绍希望与她相识,并以使用部队“保密手机”为由,要求韩女士下载所谓的“军区专用”通信软件继续联系。在视频通话中,该男子身着军装,仅交流了一分钟便匆忙挂断。后面随着交流的深入,双方的感情逐渐升温,对方开始主动追求韩女士。

7月5日,该男子称有领导带他参与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但因身在军区不方便操作,请求韩女士代为登录投资。韩女士同意后,按其指示联系平台客服充值10万元,账户随即收到等额虚拟币。在男子引导下,韩女士购买理财产品并迅速盈利1万虚拟币,韩女士尝试提现500元成功到账。尝到甜头后,韩女士自行注册账号并陆续投入3万元资金。

当韩女士再次试图提现时,系统提示错误无法操作,客服解释称是账户被冻结,需再充值等额资金方可解冻。韩女士遂向亲友借款17万元,并按男子要求将现金藏于指定地点。随后现金被取走,平台无法登录,男子失联。韩女士共损失30万元,目前已报警处理。

□警方提醒

提及投资转账都是骗局

据民警介绍,“杀猪盘”是一种结合情感操控与投资陷阱的精准电信网络诈骗。骗子伪装成“军官”、“海归精英”等角色,通过网恋建立信任(“养猪”),随后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平台进行理财。骗子初期给予小额回报,取得受害人信任,并诱使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最终骗子携款消失,平台关闭,受害人人财两空(“杀猪”)。其本质是利用情感依赖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

这起案件中,骗子冒充军官等光环身份伪造形象,通过社交平台寻找目标,急速发展网恋,嘘寒问暖,用“未来规划”获取情感信任。随后以“内部消息”“代为操作”为名,引诱受害人使用虚假投资平台,先让小额投资成功提现,让受害人深信不疑。最后,可能以“送现金解封账户”“现金充值更快”为由,要求受害人取出现金并送到指定地点,完成最终诈骗,随后彻底消失。警方提示,凡承诺高回报、有内幕的投资平台,都是诈骗;网恋对象一旦提及投资、转账,必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