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丰开老师在办公室备课
N海都记者 陈丹萍/文 通讯员 颜彩虹 受访者供图
10月15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共有13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上榜,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别。
记者了解到,福建省共有5人上榜,其中林丰开来自泉州永春县,其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16日,海都记者连线采访了林丰开。对于这次获评,林丰开表示,感到很荣幸,一直以来,他都把敬业奉献当作自己的职业准则。“上榜对我来说,是一份巨大的鼓励和肯定,但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认可。”林丰开感慨道。
要给学生一滴水 老师先有一桶水
林丰开,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2004年,林丰开携妻从龙岩奔赴永春这片大山中的教育热土,成为美岭中学高中部的一名生物学教师。扎根山区精耕三尺讲台二十余年,在办学条件艰苦、生源基础薄弱的困境中辟路前行。林丰开告诉记者,他只有一个信念——让山里孩子享有同等教育。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林丰开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以“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的教育理念严于律己。工作之余,他争分夺秒投入教学研究,精心钻研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题攻关,撰写的多篇教研论文荣获全国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
为让课堂摆脱枯燥,激发学生求知欲,林丰开利用大量周末休息时间,反复研读教材、深挖教参,力求每节课都充满吸引力。备课时,他更追求完美。他对每个教学环节精雕细琢,独创了一套特色教学模式,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赶路”近500公里 不缺学生一节课
2014年深秋,林丰开得知父亲的癌细胞已悄然扩散,化疗成了唯一能拉住时间的稻草。此后的四百多个日夜,他成了医院、家与学校之间的“赶路人”。每个化疗疗程的手续他要跑,父亲的照护他要扛,而学校里的课,一节都不能落下。那条连接着牵挂与责任的路,单程近500公里,他常常天不亮就出发,披着晨雾赶路,暮色降临时才匆匆折返,一天光景全耗在路上。可他硬是一堂课没缺,一句叮嘱没少。那一年多的朝暮往返,是一个儿子的担当,更是一位教师的坚守。
让林丰开欣慰的是,他教出的学生中有100多位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归大山中的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林丰开情系农村教育、甘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21载执着坚守与赤诚初心,勤勤恳恳,爱生如子,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