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董加固杨江参文/图
临近“六一”儿童节,儿童学习用品的安全问题再次受到关注。昨日,记者随机走访市区几家大小文具店发现,如今学习用品琳琅满目,造型多种多样,甚至“色、香、味”俱全,多数孩子难以抵御“颜值”和“气味”的诱惑。殊不知,部分“高颜值”文具暗藏高风险,极易对少年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好看又好闻橡皮问题多
“老板,我要一支手枪笔。”“老板,我要两块橡皮。”……昨日上午11点多,在泉州鲤城区一家学习用品商店里,随着放学时间的到来,一些学生拥进店里选购文具。
记者发现,店里“高颜值”的文具可谓琳琅满目。这些文具有圆珠笔、彩色铅笔、自动笔、涂改液、修正带、橡皮擦等。在店的里侧有一排橡皮专柜,记者看见这些橡皮五颜六色,拿起来一闻,有的还有一股香味。“气味很香很好闻,我挺喜欢的,没香味的不要。”一名小朋友说道。
这些五颜六色带着香味的橡皮,记者在市区其他家学习用品店走访时也看到不少学生购买。
记者了解到,儿童文具上各种不同的气味大多并非天然味道,而是由各种化工原料化合而成的物质发出的气味。比如,问题文具中常见的有中等毒性的合成原料乙苯会散发芳香气味,具有中等毒性的醋酸异辛酯具有水果香味。长期接触这些气味会增加健康风险。有的孩子有咬橡皮的不良习惯,而部分橡皮的有毒物质会对孩子器官及生长发育造成损害。
带毒涂改液有致癌风险
相比低年级需要经常使用到橡皮,高年级用的则是圆珠笔和涂改液。
昨日下午,记者随机走访市区几家学习用品店,前后察看10多个不同品种的涂改液,发现大多有标明主要成分,但有的外包装只写着无毒、环保等字样,并没有标注生产厂家。
“用涂改液耗时,又易让卷子、作业脏掉,修正
带卖得稍微好一点。”在津淮街一学习用品店,记者看见修正带有很多款,规格也很多。
对此,专家介绍,市面上有一些涂改液和修正带是不合格的产品,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二甲苯等有毒物质,会引起孩子中毒,严重者还有致癌风险。建议父母最好少让孩子使用这些产品,可用修正贴代替。
圆珠笔笔帽没有“救命孔”
学习用品商店里,圆珠笔、铅笔的造型更是多种多样,可以说是花里胡哨的。其中,有的自动笔像一把手枪;有的铅笔,笔端处还带有削铅笔的功能;还有的圆珠笔,笔端有卡通等形状,它们的笔帽有一圆形处,里面灌有绿色或粉色液体,可以按压,而且有的一个笔帽还可以配三支笔。
“这些叫创意笔,很受
学生们欢迎。”鲤城区一学习用品店的女店长介绍说。记者见不少学生进店买这些创意笔。
“创意笔,很好看,也很好玩,有的还有香味,我很喜欢,我要收藏一些。”一名四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国家对笔类文具的笔帽透气性做了明确规定,大多要求笔帽上需要有一条连续且至少6.8
平方毫米大小的空气通道,这是防止儿童吞咽笔帽导致窒息的“救命孔”。但是,记者发现这些漂亮的创意笔大多将笔盖上的“救命孔”堵住。
“这种笔其实蛮危险的,学生一旦误食,可能会导致窒息。”在泉州小商品批发市场,业内人士黄先生表示,选购文具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贪图好看、好闻,最重要的是要好用。
塑料包书膜易致性早熟
走访中,记者看到不少学习用品店在卖一些塑料包书膜。有店家直言,这种膜会对书本形成保护,而且也比较美观,不仅深受孩子们喜欢,大人也喜爱,“开学季,发新书下来,这些塑料包书膜卖得比较好,有时还要增加进货”。
昨日下午,在津淮街一学习用品店,一名进来准备给女儿买“六一”节儿
童礼物的汪女士说,塑料包书膜刚买回来时,确实有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用着用着也就习惯了”。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也有和汪女士一样的想法,他们大多给自家的孩子选择买这种漂亮的塑料包书膜。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市面上
的塑料包书皮大多添加了一种叫“增塑剂”的物质,这类物质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容易诱发孩子性早熟。有的塑料书皮中甚至含有致癌物质,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利用家里旧报纸、旧挂历包书皮,这不仅没有毒物危害,还可以将家里的废弃物加以利用,环保卫生。
□提醒
慎选文具莫要“坑娃”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曾对市场上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4个品牌香味荧光笔拆解部件逐个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挥发性气味来自荧光笔内的墨水,一共检测出15种挥发成分,其中10种为有毒物质,还包括高毒物质丙烯腈。研究显示,长时间吸入丙烯腈能引起恶心、呕吐、头痛、疲倦等症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5日,我国已实施儿童文具召回共计51次,涉及数量135.54万件。
专家指出,召回制度属于事后补救措施,必须进一步完善儿童文具标准,推动监管部门、社会共同发力。同时,专家建议,在儿童文具产品的风险监测工作中,对文具的颜料、设计式样、气味等风险源进行一次系统研究,从儿童的智力、行为、接触的可能性、致残和致死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研究,为完善相关标准打好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文具安全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从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环节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应提醒家长和学生,买文具要注重安全性,不要过分迷恋“高颜值”,尽量挑选有质量保证的厂家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