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露
马俊杰文/图
“山谷间竟然有一片蓝色的花海,实在太惊艳了。”近日,位于闽侯县廷坪乡汶合村良地自然村的绣山花谷,将近120亩的绣球花成片开放,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据了解,绣山花谷是汶合村近年引入的乡村振兴项目。项目落地仅一年多时间,这个“冷清山村”已变身为“网红花谷”,以绣山花谷项目为依托,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新晋网红打卡点市区驱车一个半小时
距福州市区70公里处,坐落着群山环绕中的良地村,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村内小桥流水、古厝相映。进入村庄,一片蓝色的绣球花映入眼帘,行走其间,美不胜收。眼下正值绣球花花期,不少市民驱车前来观赏游玩。
福州市民陈女士带着瑜伽垫,在花丛的平台上做起了瑜伽,一旁的朋友则充当摄影师,为她拍下花丛中的瑜伽照。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听朋友介绍来到绣山花谷的,开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在网上看到照片,感觉这里环境很好,适合练瑜伽,就和朋友一起过来了,果然不虚此行。”
“80后”唐糖是一位抖音
发烧友,当天她带着无人机来到这里拍视频。“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了。去年这里刚开放的时候我就来过,花开得很漂亮,而且村民们的淳朴让我觉得感动,所以想着今年花开的时候一定要再来。今年花田里修了木栈道,不用走在泥地里,赏花拍照更方便了。”
除了赏花拍照,记者了解到,这里的鲜花还可以采摘购买,售价仅为3~5元一朵。据介绍,这里种植的是一年可开花三次的“夏延”绣球花,花期可延续至10月到11月。
从策划到落地只用40天带动村民致富
汶合村平均海拔780米,下辖汶洋、玉际、良地、墓头、九里、秋竹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23196亩,其中耕地2579亩,村民收入主要靠果园及蔬菜种植等。“我们村比较偏远,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这几年,为了促进乡村发展,
村里一直想着引进一些项目,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汶合村党支部书记林邦桂说。2019年初,林邦桂找到在外创业的本村企业家陈荣顺,希望得到项目上的支持。
陈荣顺2002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在泉州
等地创办了花艺培训学校和花卉种植加工基地。听到村书记的想法后,他拟了一份“绣山花谷”项目计划书,并和村民们一道集资300多万元,用于项目开发。
“得到县乡的支持后,我们从项目选址、土地流
转到注册实施,40天就完成了项目落地。”林邦桂介绍,“绣山花谷”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期到2022年,计划完成800亩花卉种植与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完成花卉精深加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有了产业发展基础村民积极性更高了
绣球花开了,村子变美了,过来游玩的人多了,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有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村民张后兴是土生土长的良地人,前些年,在福建、浙江等地开店做生意。“听说村里有了这个
绣山花谷后,我们也希望能回乡发展。”如今,张后兴利用村口姐姐家的房子,开起了小卖部,接下来他还打算开一家农家乐,为游客解决就餐问题。
沿着蜿蜒的溪流,村里在溪边建了一条观光
栈道,将村里的景点串联起来。“我们在溪边规划了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沿着栈道往下走,还有村民的果园,可供游客采摘等。
“今年我们还将开展
林下种植绣球花,扩大花卉规模,同时,加快打通良地—罗汉台登山道路线,助推雪峰山城建设。”林邦桂说,有了产业发展的基础,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