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 央视 中新
28日,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又一次给人们带来了惊喜:3号祭祀坑的国宝级文物青铜顶尊人像隆重亮相!历经三个多月的发掘,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内的青铜顶尊人像终于在大量象牙之下显露真容。
人尊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
青铜顶尊人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件高达55厘米青铜大口尊,铜尊口沿内侧有短柱,肩部焊有精美的龙形装饰;下部则为一呈跪姿、双手持物于身前的高60厘米的铜人。
该青铜器下部的铜人呈跪姿,着绣花短裙、双手叉指合拢、头像大眼咧嘴,表情夸张、神态虔诚。据介绍,这种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均属首次发现。
三星堆2号祭祀坑中曾发现一件表现青铜人顶尊题材的青铜器,但体量较小。此件发现的器物上部的大口尊没有被缩小尺寸,与铜人组合而成的器物,充满古蜀青铜器独特
的神秘感。
尊,古代用作酒器,在祭祀活动中体现敬重、推崇。青铜人跪坐顶尊再现了古蜀祭祀的隆重场景,折射出古蜀文明祭祀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在4号坑首次发现丝绸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10月,
考古学家在对三星堆1、2号“祭祀坑”所在区域进行调查时,新发现6个“祭祀坑”。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三星堆3号至8号“祭祀坑”发掘工作进展顺利。在提取一批象牙后,大量珍贵文物露出真容,此次发掘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
目前,三星堆3、4号坑内象牙提取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众多揭露出来的青铜器进行发掘;在4号坑的灰烬堆积里发现蚕丝蛋白,这是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丝绸,此外还发现竹、芦蒿及楠木等植物的灰烬堆积;5号坑比较特殊,圆形金箔片散落众多,专家会商后,决定将
对其局部开展实验室考古;6号坑的“木箱”也准备整体提取;7号坑开辟了一个小探方,在填土下方已发现密布的象牙;8号坑在近20厘米的灰烬层中已经发现神树、金器、铜面具等各种残片,同时,最新出土的一件金面具残片,耳朵和嘴巴的轮廓清晰可见。
三星堆青铜器矿料何来?
高大精美的青铜神树、造型独特的青铜人头像、花纹繁复的青铜容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各类青铜器因造型生动、特色鲜明而备受关注。
冶金考古领域专家、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陈坤龙介绍,从成型工艺、合金成分、出土器物类型等方面来看,三星堆青铜器的生产方式的确受到中原地区影响。但与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相比,三星堆青铜器也有其独特的风格,二者在铸造工艺方面也有所区别。
另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上都无纹饰,可能是通过绘制、贴金箔等方式装饰表面,并非在表面直接铸造纹饰。就后期加工而言,在三星堆青铜器上发现的切割、磨削、錾凿等机械加工方式,在中原地区也比较少见。
“通过铅同位素分析,四川三星堆、河南安阳殷墟和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都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铅矿料——高放射性成因铅。”陈坤龙表示,在商代中期到晚期大约300年的时间段里,中国许多重要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上都发现了这种特殊的铅矿料,“可以合理推测,这些矿料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在古代社会,铜、玉、黄金等属于珍稀资源,产地是有限的,三星堆铸造如此大量的青铜器,原料何来?”陈坤龙告诉记者,其背后必然存在远距离的物料流通行为。目前考古学界对矿料来源地有多种看法,比如西南地区、本土就近取材、中原地区、秦岭地区等。“这些都是基于不完整证据做出的合理推测,若想要证实,还需要开展更多、更全面的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