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陈江燕江宛秋文/图
夏天到了,到江边游泳的人越来越多。6月14日下午5时许,泉州一男子在江边游泳时,因体力不支险些溺水,幸好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并救起。水域安全问题老生常谈,但每年仍有游泳溺亡事故发生,防溺水这件事还是得敲响警钟。
对福州而言,哪些水域较为危险?海都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星光救援队相关负责人欧阳光。据介绍,登云水库、闽江洪山桥、闽江乌龙江丁字坝等水域,最易发生游泳安全事故。今年以来,平均每周救援队都会接到两起与游泳有关的事故救援通知。
21日,海都记者实地走访了这几处水域。在这些水域附近,记者看到现场都设置有禁止下水提示牌,或是广播提醒,但仍有不少市民在游泳、钓鱼等。欧阳光提醒,暑假即将来临,发生溺水死亡事故的又以中小学生居多,因此,建议大家尤其是未成年人尽量远离危险水域。
登云水库水底环境复杂遇突发情况难以施救
21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晋安区登云水库。在水库附近,便能听到广播重复播放着安全提醒:“水库水面下的情况不明,存在各种潜在危险,易造成被石块碰伤、缠绕水草、陷入泥沼、被水流卷走等情况。”在水库周边,设置有多块“禁止游泳”的安全提示牌。
记者看到,水库外围还设置有防护栏杆,但仍有市民跨过栏杆,进入水库游泳。
据欧阳光介绍,登云水
库水底环境十分复杂,水深超过20米,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将难以施救。“水库的水看起来处于静态,但在太阳暴晒后,表面水温升高,水底温度仍较低,冷热交叉下,很容易造成腿抽筋。”欧阳光说,而且水库依山而建,周围蛇等野生动物较多,也可能出现在水底,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水底下水草的高度可达2至3米,一旦游到水草丛内被缠住,底下又是泥浆,就很难脱身。
闽江洪山桥水域表面平静实则暗藏乱流
在洪山桥南侧附近水域,记者看到一块施工告示牌,上面写着“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在施工区域水面活动(行船和游泳)”。一名在现场的垂钓者告诉记者,每天早晨和傍晚时分,不少市民都会在这处水域游泳,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
而在洪山桥北侧附近水域,多处贴有“水域危险,请勿靠近”,水流湍急,小心溺水”的标语,现场还有一救生圈悬挂在树干上。
据欧阳光介绍,闽江洪
山桥水域,虽然表面看起来十分平静,实际上水情复杂、水流湍急。由于闽江水域上下游之间的落差较大,且洪山桥水域附近存在旧桥梁的残体,这些残体阻挡了水流,因“通道”变小,使得流经旧桥残体的水流变快。
“突变的水流在水底形成了回流。如果市民对该水域不熟悉,游到江中,突遇流速大的水流时,即使市民想往回游也难以有能力抵抗水流。”欧阳光说。
闽江乌龙江丁字坝水位落差大石块尖锐易被划伤
丁字坝深入河道,用于集中水流,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击,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但福州的市民们要注意,闽江、乌龙江丁字坝附近的水域,同时也是游泳安全事故的多发区。
21日中午,海都记者来到位于台江区江滨西大道附近的闽江流域。在靠近闽江公园北园外侧的水域,有一处丁字坝。在通往丁字坝的入口处,记者看到一块写着“岸滑水深切勿靠近危险水域禁止下水”的安全提示牌。丁字坝附近风力较大,现场只有一名
女士,她刚收拾完游泳装备准备离场。在离丁字坝百米远处,还有一处堤坝。堤坝入口处虽设有围挡,但仍有两名市民穿越围挡后,在堤坝上钓鱼。
欧阳光介绍道,丁字坝顶部和水底的水位落差达3米多,一旦顺着坝体往下滑,基本没机会再回到岸上。而且丁字坝坝体和附近江面下的石块都较为尖锐,游泳时若不小心碰到,很可能受伤。此外,江面上大型船舶也较多,船舶经过时,会带来半米高的水浪,此时市民若是没站稳,很可能会被水浪卷走。
□提醒
这些防溺水知识请牢记
那么,来到户外水域游泳时,都要注意些什么?
欧阳光介绍了一些预防溺水的救护措施:儿童学习游泳应由成人带领;儿童不要独自在河边、池塘边玩耍;不去非游泳区游泳;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有救生圈也不安全;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遇到有人溺水这样处理
据欧阳光介绍,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其次,需要下水救溺水者时,一定要大声告诉对方,不要惊慌,有人在救援。
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此外,欧阳光也提醒,施救者若水性不好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的刘丽琴老师说,溺水后,最有效的救人方式是心肺复苏。若溺水者仍有呼吸、脉搏,可先清理其口鼻异物,将其身体侧卧,或将头偏向一侧,迅速拨打120,在救护车到场前,密切观察溺水者的呼吸心跳。若溺水者已没有呼吸,应立即使用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