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石磊磊 罗丹凌 文/图
杨梅在福州,是一种古老的水果。对于不少城里的孩子来说,杨梅这种植物,主要出现在课本中,小学三年级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描绘道:“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这几年,杨梅成为福州绿化的网红树种,在市区不少公园里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那么,作为绿化植物的杨梅和果树杨梅有什么区别?杨梅为什么适合用于绿化?今天的《谈天说地》,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个答案。
早在南宋时杨梅已登上福州人的果盘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看到小学课文中对杨梅的描写,你是否垂涎欲滴?
早在宋代,杨梅就已是福州常见的水果。公元1182年成书的《淳熙三山志》中写道:“杨梅,木似荔枝,叶细阴厚,其实生青熟红,无皮壳,南人
多淹藏之。”不难看出,从那时起,福州人吃杨梅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改变。
如今,在超市中购买的杨梅品种,主要是“东魁”,这是来自浙江的品种,果实个头最大。而在闽南地区,主要的品种叫做“王子安海”,是早熟品种,端午前已经上市。闽北建瓯一带,杨梅主要长在海拔500米到700米的山地上,6月底到7月初才成熟。
四季常绿耐贫瘠野生杨梅成为绿化树
这几年在福州的公园景区,杨梅成了网红树。2016年至今,福州新建的公园和步道中,杨梅是常客,包括福州滨江市民广场的上盖公园、牛岗山公园、洋下公园、白马河公园、西湖公园西堤春晓景区等。
6月中旬,记者在鼓岭的映月湖公园看到,五六米高的杨梅树上,一颗颗青涩的杨梅,微微泛出红色,如同少女的脸颊。
福建省林科院的范辉华教授说,公园景区种植的杨梅属于本地的野生品
种,大致有两种,一种果实偏白,一种果实偏红,它们都没有具体的名字。野生杨梅的一大好处,是它四季常绿,叶型大小正好,平时观叶,夏季观果。使用野生杨梅做绿化,还因为它具有菌根,耐旱耐贫瘠,而且不怕福州夏日的阳光暴晒。
范教授说,福建境内不同地区可能有上百种杨梅,林业科研部门目前收集了五六种。未来经过优选优育,或许能成为代表福建的杨梅。
果树杨梅
PK
野生杨梅
那么,果树杨梅和野生杨梅有什么区别呢?如何正确分辨?范教授介绍了一些技巧:
一是挂果时间。野生杨梅很短,极少能看到它们变成暗红色,果实要么自动掉落,要么成为鸟儿们的食物。
二是口感。绿化杨梅,比较酸涩,甜度不及超市的杨梅。
三是绿化效果。果树杨梅很多是落叶品种,寿命不长;而野生杨梅适应性强,野外也有百年杨梅树。
园林专家表示,公园和景区里栽种绿化杨梅,是为了美化环境,其果实大多比较酸涩,口感并不佳,希望个别贪嘴的市民不要随意采摘,破坏了美美的绿化环境。
果中玛瑙三种吃法经典又爽口
《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多种医药功效,有“果中
玛瑙”之誉。
杨梅的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
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泻,具有收敛作用。
除了直接食用外,杨梅还可制成夏日消暑、解渴的饮品以及点心。
一、杨梅酒
配料:杨梅3斤、黄冰糖500克、适量食盐、面粉、高度白酒
步骤:1.新鲜的杨梅中放入少许面粉、一勺食盐,然后倒入清水,揉抓均匀,泡十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可以杀菌和去除杨梅表面吸附的脏东西。
2.把杨梅摆在漏篮里晒干水分,放进一个干净无水无油的玻璃瓶中,放到一半时,再放入黄冰糖,然后放入余下的杨梅,再倒入52°的高度白酒,酒量要漫过杨梅,盖上盖子摆在常温下密封保存,一个月后即可饮用。
、酸梅汤二
配料:杨梅2斤、黄冰糖200克
步骤:1.将洗干净的杨梅放入炖锅中,加黄冰糖和清水,水量应漫过杨梅。2.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熬煮,烧开后撇去浮沫,煮20分钟时将杨梅压碎。压碎后继续煮10分钟关火。放凉后过滤出杨梅汁。
、杨梅干三
配料:杨梅2.5斤、白糖150克
步骤:1.将杨梅与白糖放入锅中,不加水,直用小火煮至杨梅出汁。汤汁变浓稠,即可将杨梅捞出。注意:此过程需时不时晃动锅,避免焦煳。
2.将煮好的杨梅放入包好锡纸的烤盘中,烤箱温度设定为150℃,开上下火烤1小时。家中没有烤箱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晒干或用风扇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