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贩卖二类精神药品医疗人员获刑

《福州地区涉毒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近日发布,通报毒品犯罪典型案例;2018年至今,福州中院一审审结并生效毒品犯罪案件2570件2960人

N海都记者

陈晋

6月23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发布《福州地区涉毒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通报2018年以来福州市两级法院打击毒品犯罪总体情况并发布毒品犯罪及涉毒次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福州中院一审审结并生效毒品犯罪案件2570件2960人,占同期全部刑事案件总数的9.89%。

案例1明知大量服用会成瘾仍将药品售给吸毒者

魏某是一名私人诊所医生,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他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连洋路的私人诊所内,将奥亭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多次卖给吸毒人员陈某。

据晋安法院相关人士

介绍,奥亭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内含可待因、麻黄碱毒品成分,是二类精神药品,魏某在明知大量服用这类药物会成瘾的情况下,仍然将药品出售给吸毒者,合计贩卖约3350包,贩卖价格共计13400元,获利约6000

元。2020年9月28日,魏某在其经营的“魏某诊所”内被警方抓获,同年12月10日,魏某退回违法犯罪所得13400元。

晋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魏某违反国家禁毒管理法规,以牟利为目的,

多次非法向吸毒人员贩卖国家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奥亭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5000元。

案例2网上出售性保健品实为贩卖新型毒品

卢某经营着一家两性用品店,2018年7月20日,他联系货源,将从上家以5350元价格购买的300支“犀牛G点液”,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李某,并让上家通过快递寄至李某的住处。2018年8月19日、8月28日、9月7日,李某通过手

机微信,将上述的“G点液”以高价再次转售。同年9月7日当天,李某被警方抓获。

鼓楼法院审理认为,卢某、李某等人违反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贩卖毒品,其行为均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判处卢某有期徒刑七

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李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两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

鼓楼法院工作人员介绍,“G点液”是一种粉红色液体管状物品的俗称,为两性用品,其中含有引发迷幻效果的N,N-二异丙基-5-

甲氧基色胺成分,属于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系第三代毒品。大量吸食、使用第三代毒品后,会出现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等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错乱、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等后果。

□相关链接

毒品犯罪呈年轻化多元化趋势

福州中院相关人士表示,从近3年多来审理情况来看,新冠疫情对毒品犯罪影响较大,随着国内外人员流动频次降低,特别是对入境物品加大检查力度,福州地区毒品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尤其是2020年,较上年案件数下降61.5%。

此外,毒品犯罪处于传统与新型交织阶段,“一方面仍以传统的毒品流转、销售等中、末端环节的走私、运输、贩卖为主,但另一方面运用快递闪送、海外代购运输毒品的情况开始出现,毒品犯罪形式更加隐蔽”。

该人士说,在近年审判实践中,罪犯呈现多元化、年轻化趋势,90后、00后甚至未成年人涉毒比例持续上升,毒品种类目前仍以传统的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为主,该类案件占总数的80%以上,但摇头丸、“K粉”、大麻、“神仙水”等新型毒品犯罪也在蔓延。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