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郑旭
实习生余诗昱文/图
和记者说起邮票,王国政就显得非常激动,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己设计、排版的邮册。今年92岁的王国政是一名党龄超过70年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邮痴”。集邮近70载,他已经亲手制作了超过20本邮册,收藏的邮票近万张。即便年过九旬,他依然每天坚持制作邮册。“邮票就好像我的生命,忘不掉。”王国政告诉记者。
一个爱好坚持了70年邮册是他的“孩子”
王国政出生在福州台江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52年,在浙江工作的王国政开始制作他的第一本邮册,从此便“一发不可收”。王国政常说:“开始集邮的时候,就喜欢上他了。”早年订不到邮票的时
候,王国政会想方设法地去收集。
收集了邮票,总要有个地方“装”下他们。于是,王国政就开始研究制作邮册。他兴奋地从书柜中拿出一本本邮册,向记者介绍:“这是山河湖海的,这是
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而这是有关建党的。”王国政制作的邮册,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进行编排,而是将收集的邮票分成风景、人文、景点等类别,制作成册。如果遇到大事,王国政还会制作一本“专册”。
“做起邮票来,父亲宁愿不吃不喝,也不肯放弃手头的工作。”王国政的女儿王锐告诉记者,父亲的邮册都是他的“孩子”,不让外人随便翻动,有时候他爱邮票甚至“超过”爱孩子,让孩子“好不嫉妒”。
每本邮册都是亲手“原创”
王国政制作的邮册,最让人称赞的,应该是每本册子都是他手绘原创的。从封面的设计,到内部的排版,最后到整体的装订,都是王国政一个人亲手制作而成。制作的材料也非常简单,普通的日历纸铺底,用手绘和一些剪报拼凑出想要的图案。
每本邮册封面的图案和字,都是王国政亲手画上和写上的。他设计的很多图案及字体都是左右对称的,排版极其工整。在邮册的内部,还会写说明文字对邮票进行标注。王国政的字非常好看,就像印刷体一样。他骄傲地告诉记者,这就是印刷人的本领。
从事印刷排版行业的他,对于邮册的制作有着近乎“严苛”的高标准。划
的线如果有一点笔墨偏多了,他就将这张纸舍弃,推倒重来。“父亲对自己的要求相当高,见不得作品的品质有一点瑕疵。”女儿王锐告诉记者。
已经拥有70多年党龄的他,也收集了不少关于中国共产党重大事件的邮票。“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都被王国政收集的邮票一一记录。
王国政说,在外人看来,邮票是历史的一部分,从邮票中,可以窥探历史事件的缩影。但在他看来,对于邮票的喜爱和坚持也只有自己能懂。“如果我自己还能动,我愿意一直收集、制作下去。”王国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