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背大浴缸上门给老人洗个舒服澡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为失能老人推出“助浴”服务,让老人享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助浴人员为老人服务

工作人员将浴缸搬下车

浴缸有可升降垫、安全扶手

N武汉晚报 新民晚报解放日报 现代快报都市快报

洗澡,对普通人来说,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对于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想舒舒服服洗个澡可以说是一种奢侈。

为了让这些老人享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继“助餐”“助医”“助学”“助洁”(保洁)服务之后,上海、杭州、南京等众多城市直击居家养老难点,为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推出了上门“助浴”服务,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加码。

引进进口浴缸价值十多万元

23日中午,杭州市葛巷社区30位老人,坐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里,大厅里的电视正在播放1986年版《西游记》,左边有个小房间里放着一台“助浴设备”。

助浴设备就是个大浴缸,粉红色的,长2米,高70厘米,看上去跟普通浴缸没区别,但细看,浴缸底部有个卡扣,可将浴缸拆成两半对折起来。

负责人蔡先生说,这个浴缸是进口的,由特殊材质做成,重50斤左右,如果拆开,搬动起来更方便,使用的时候,将浴缸的卡扣合在一起,水漏不出来。

浴缸除了可拆分外,中间还有块黄色塑料布,可承重350斤,人躺在上面,通过嵌在浴缸内部的钢丝绳,塑

料布可以自动升降。钢丝绳绷紧时,人能直接平躺在上面,松开钢丝绳,人就随着塑料布慢慢降到浴缸里。老人躺在升降垫上,完全不会有磕到、碰到的危险。关键是它方便携带,客厅、卧室都能变成临时的沐浴间。

蔡先生说,这个浴缸,是从日本引进的,花了十多万元,主要是为了给失能老人上门洗澡用的,“老人们想洗澡,车子装着浴缸开过去,搬到老人家,我们接上水管,专门有人帮老人洗”。

“5月份引进后,目前已有12个人在这个浴缸洗过澡,男女比例各占一半,大部分是养老院里的老人。”蔡先生介绍。

按老人健康状况制定助浴方案

69岁的戴大伯,是接受过“助浴”服务的老人之一。

戴大伯和老伴住在葛巷社区。半个月前,戴大伯摔了一跤,左腿骨折。他之前来养老服务中心见过这个大浴缸,就想试试,主要出于两个想法。一是自己摔伤后,腿脚不方便,两个星期没洗过澡,“天

越来越热,再不洗有味道了”。另一个理由很简单,戴大伯还没听说过上门给老人洗澡,他觉得有点意思。

戴大伯先打听了价格,洗一次300元,自己退休工资每个月有五六千元,对他来说,偶尔洗一次,不算贵。

谁来洗?上门帮他洗

澡的有三个人,两女一男。戴大伯先跟老伴说清楚,“我和老伴都是知识分子,老伴听我讲了之后,后来也同意了,不过,洗澡时要穿裤衩,另外,她也在旁边”。

随后,工作人员开着车、带着浴缸来到戴大伯家,他住在29层,小区有电梯,方便搬运浴缸。

助浴前,首先要对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包括测量血压、观察老人皮肤状态等,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再制定适合老人的助浴方案。

工作人员介绍:“在搬运老人的时候,我们要格外注意发力部位,避免弄伤老人,侧身洗澡时要保证老人的头枕

在助浴师的臂弯处。另外,洗澡的手法也十分讲究,助浴师还会适当给老人按摩,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在男士为老人做检查的同时,两名女助浴师则开始进行助浴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避免把卧室弄湿,她们在安装浴缸前会先在地上铺一大块隔水垫,然后两人娴熟地将“移动分体浴缸”装好,2米长的浴缸便占据了半间卧室。

接着,一个负责接水管、一个负责消毒浴缸。最后,取出可升降沐浴垫子,架在支架上。为防老人磕碰到,他们会在浴缸四周装上安全扶手和防撞条。

老人签免责协议助浴者有分工

“进来时,他们穿了鞋套,消了毒,把浴缸放到客厅里,水管接通淋浴房龙头,出水管接到下水口,洗澡前,他们问我有没有传染病、高血压,还签了个免责协议。”接着,戴大伯在房间里自己换了裤衩,工作人员将他先抬到担架上,然后又抬上浴缸的塑料布。工作人员先用水管将热水放进浴缸里,边放水边测温。

“先给我洗头,然后再洗身子。”洗头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戴大伯慢慢放入浴缸里,先泡个10分钟,泡在水里时,工作人员用毛巾给戴大伯擦身子,有时也会跟戴大伯和老伴聊天。时间到了,用浴缸底部旁的摇杆将塑料布

慢慢升起来。

三个助浴的服务者会根据老人的性别有不同的分工,清洗不同的身体部位。

“两个女同志的年纪蛮大,洗澡过程中的态度也不错,问我使的劲大不大啊,水温怎么样等,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我老伴也都在边上。”戴大伯说,浴缸的花洒、水管、防漏水的绿色塑料布等主要设备都是对方带来的,另外,洗澡用的沐浴乳、毛巾、吹风机也带了,“不过我还是用自己的毛巾,整个洗澡过程大概40分钟,洗完之后,他们给浴缸消毒,然后把我身子擦干,头发吹干,送我到房间里,我自己换干净的衣服”。

国内已多地推广有地区免费试点

蔡先生说,自己本身就是从事居家养老这块工作的,助浴项目是居家养老内容之一。

2019年,蔡先生和团队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在上门助浴这块做得很成熟,于是想借鉴日本经验,之后购买了这台助浴设备。

购置这台设备之后,厂家专门派人来杭州负责培训。“除了如何使用这台设备外,还要指导上门应急的情况,例如上门的人当中,除了帮忙洗澡的,接下来还要配备医护人员,量血压以及防止突发状况等。”

据了解,一个标准配置的助浴团队是四个人,包括一名司机和三个洗浴的工作人员。他们要背着浴缸穿梭在不同的小区,很多旧小区没有电梯,跑上跑下,这

是个体力活。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上门“助浴”服务也在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区推广。其中,去年7月,上海松江区民政局筹资60万元,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第三方公益机构达成合作,开展为失能老人上门免费助浴的试点工作。

这一新兴服务领域,国家层面也早已开始关注。

早在2018年,国家民政部就发布了《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老年人助浴服务的定义、基本要求、服务流程和质量评价等做了集中规定。

尽管规范还未正式发布,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家对老人助浴需求的重视。而随着需求日趋显现,相关的市场化创新正拉开帷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