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雷朝良 通讯员 徐华山 文/图
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名著《西游记》自带光环的主角,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英雄”。日前,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从北京传来——齐天大圣博物馆在京通过论证,项目将落地南平市顺昌县,总投资约1亿元。
顺昌县为何要建齐天大圣博物馆?齐天大圣与孙悟空、《西游记》有何关系?海都记者邀请权威专家进行解读,带你走进闽北山区了解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齐天大圣信俗。
齐天大圣博物馆已成顺昌地标建筑
6月22日,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召开齐天大圣博物馆立项讨论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机构的专家、学者,以
及顺昌县有关单位、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同意“齐天大圣博物馆”项目落地顺昌。
据介绍,齐天大圣博物馆位于顺昌县城关龙山公
路,占地28亩,依水而建,总投资约1亿元,于2018年底动工,现在外观基本完工,内部进入装修阶段。目前,该馆已成为顺昌的地标建筑。博物馆由浙江大学牵头设
计,西侧计划设置齐天大圣文化展示厅,东侧设临时展厅、多媒体展厅等。
此外,齐天大圣文化品牌已列入顺昌县委、县政府“十四五”规划。
“齐天大圣不等于孙悟空”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关于孙悟空的原型源于何处,一直以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顺昌县要打造的齐天大圣博物馆,是否就是“孙悟空博物馆”?
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研
究员王益民实地研究顺昌“齐天大圣祖地文化”二十余年,他首先强调“齐天大圣和孙悟空并不能画上等号”。
王益民介绍,顺昌县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南麓。闽北山多林密,
历史上乃猿猱之墟。先民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崇拜灵猴之俗。齐天大圣信俗是形成于南平市顺昌县、以猴神崇拜为核心、融儒释道文化为一体、以祭祀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
民间信仰习俗。其可上溯至唐末五代,盛传于元末明初,有千年可考历史,在中华猴信仰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该信俗在海内外广泛传播,顺昌也被誉为齐天大圣文化的发源地。
比《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早二百年
王益民以实地考古、文献研究等来介绍顺昌齐天大圣文化的源远流长。
他介绍,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山寺大殿的附属文物中,发现了元末明初的“齐天大圣、通天大圣墓”(祭冢),它比吴承恩
《西游记》最早版本中的齐天大圣要早二百年以上。在北宋理学家杨时家谱《杨氏族谱》中,有一张杨时先祖的墓图,墓图上标识有“通天庙”,根据这一记载,可以判定顺昌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祭祀习俗在北宋初
年就已存在。
此外,顺昌元坑镇大明山宋元时期的通天大圣露天祭坛等有上百处,有关通天大圣的历史实物表明,唐宋以来,顺昌就存在大圣崇拜现象,而在明朝正德版《顺昌邑志》中也有记载,当
时顺昌通天大圣祭祀活动十分盛行,而且信徒众多,颇具影响力。
截止到2013年,顺昌县陆续发现通(齐)天大圣坛庙等历史遗存106处,顺昌县许多乡镇甚至村都有通天大圣露天祭坛。
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了解到,2011年12月,顺昌的齐天大圣信俗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顺昌多地仍定期举办庙会、祭典及巡安等活动,其中郑坊镇峰岭村的齐天大圣诞辰祭典传承最为完整丰富。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大型祭祀仪式从凌晨持续到深夜,包括请圣、祭典、巡安、显威、化愆整套程序,通过口插令旗、过火山、打油锅等原生态表演,展示齐天大圣斗争精神,以及百姓祈求除恶安良、太平祥和的愿望。
王益民介绍,这些关
于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生日庆典的传统做法,对研究顺昌当地独特的齐天大圣、通天大圣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佐证意义,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早期《西游记》故事和角色演化成型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料,也是一份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据悉,顺昌齐天大圣信俗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海丝各国的齐天大圣信俗同根同脉,每年吸引大批海内外信众前来交流拜谒,开展信俗祭祀、文化交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