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连灸半个月他失眠了

艾灸是医疗行为,不可过量;最好请针灸医师指导施灸,不同病症应灸不同穴位、不同灸量

N海都记者 陈燕燕

炎炎盛夏,又到了三伏灸的日子,最近,康康买了艾条、生姜,在家自己灸疗,没想到接连灸了半个月,他竟开始失眠,鼻炎也发作了。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针灸科主任陈娇凤说,三伏灸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但艾灸是医疗行为,不可过量,不同病症应灸不同穴位、不同灸量,最好请中医针灸医师依据患者个人的不同体质辨证选穴,指导施灸。

神操作

照着穴位图灸疗他失眠又鼻炎

康康:一到夏天,天天吹空调,我的颈椎、腰椎疼得很,快切几块姜,点几个艾柱,帮我做个隔姜灸。

康夫人:我又不是医生,怎么帮你灸?

康康:艾灸有啥难?我买了中医古籍,你对着穴位图,依葫芦画瓢就是了。

康夫人:你每天灸半小时,连着灸了半个月,疼痛没缓解,反倒天天失眠,是不是灸错了?

陈娇凤主任:你对着穴位图,可能灸的穴位不太准,且灸的程度把握不恰当,不但不能治病、养生,还可能适得其反。

康夫人:早就叫你不要自己艾灸了,弄得家里乌烟瘴气,鼻炎又发作了。

康康:无烟不成艾!艾烟能镇静安眠、抗菌消毒,还能预防传染病,熏一熏,对身体没坏处。

陈娇凤:艾叶本身无毒,但长期在不通透的空间内艾灸,艾烟会对呼吸道、眼鼻产生刺激,造成身体不适。艾灸时,要精选优质陈艾,做好排烟工作,减少艾烟的不良影响。当然,最好到医院灸疗,安全有保障。

哪里痛灸哪里?灸得越久越好?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近年,不少人购买艾条、艾灸盒,自行艾灸,有的人认为,哪里痛灸哪里,一次性可以多灸几个穴位,灸的时间越久越好。

陈主任说,艾灸能益气温阳、养生保健,尤其适合冬夏时节。但不是人人都能灸,更不一定是“哪里痛灸哪里”。经期妇女、孕妇,过度劳累、过饱、过饿、醉酒、大汗、情绪亢奋者应慎灸,糖尿病、脉管炎、脑血栓或截瘫患者对皮温感知迟钝,也应当慎灸,阴虚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不宜艾灸。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不建议自行施灸。

“不是灸得越多越久,疗效越好。”她指出,灸的时间过短,可能没效果,时间过长,使穴位敏感度降低,达不到预期目的。一次性灸太多的穴位,可能损伤阴液,容易出现上火、口干舌燥、便秘、长痘等症状。最好先请针灸科医生因人因病制定个体化穴位组方,再针对性地艾灸。

医点通

盛夏灸疗好但有禁忌症

盛夏是灸疗的好时机,但也有禁忌症。陈主任说,三伏天艾灸,可治疗或预防冬天易发的寒性疾病,但操作不当,可能灸出毛病,还极易烫伤。

她强调,夏季灸疗,也要注意避风寒、调饮食,应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不要风扇直吹,避免穿堂风吹,灸疗后半小时内不宜洗澡,艾灸后,可多喝温水,饮食应清淡,忌食辛辣刺激物、冷饮、生冷水果等。

艾灸对技术和手法有一定要求,手持艾条进行温和灸时,最好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大伙自行艾灸时,可观察局部皮肤是否微红为度。一旦感觉疼痛,应及时调整加大艾灸与皮肤的距离。如果给小儿施灸,可先用家长的食、中两指放于灸的部位,感受艾灸温度,避免孩子烫伤。

自行艾灸时,要小心防护,及时除去已燃烧完的艾灰,防止艾灰掉落灼伤皮肤。若皮肤起疱不应继续施灸,若出现较大水疱或烧伤,不要自行处理,必须前往医院,以烫伤就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