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莆田市公安局党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在中央第八督导组、省第六指导组及公安现场指导专班的有力指导督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推进力度和问责强度,突出把握队伍教育整顿“最大受益者是公安机关,最大受惠者是人民群众”鲜明导向,深挖潜能双向发力,动真碰硬见人见事,有力地推动了公安工作,回应了群众期待。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树立问题导向,坚持刀刃向内,打一场铁腕治警的整体战,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莆田公安铁军”。公安机关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受益:
一是净化了队伍风气。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队伍教育整顿,同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一体推动,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一刻不放松,主动向“慵懒散”等不良积习和风气开刀,发挥市局机关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机关值班备勤,各单位每天安排四分之一民警、文职备勤。规范考勤管理,针对迟到、早退及中途溜号共问责38人。在市局机关及分局开展民警、文职岗位不适任调整交流,共调整63人,其中免职13人,向全体民警敲响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警钟,激发了队伍创业活力,激活了队伍管理“一池春水”。
二是清除了害群之马。坚信“毒瘤”不摘,腐肌不剜,害群之马不除,莆田公安将永远负重前行。深入用好宽严政策,对队伍中暴露出的民警违规违纪问题不回避、不护短,坚持刀刃向内、猛药去疴,充分发挥组织查处威力,集中执纪办案力度,成功查办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典型个案警示震慑队伍,同时也将一批处在违规违纪边缘的同志及时拉了回来。
三是整治了顽瘴痼疾。找准“问题病灶”,抓住“关键少数”,准确把握政策,实施“靶向纠治”,深入彻底、扎实稳妥推进查纠整改。通过全面查找队伍建设、执法办案、装备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定“4+
6”的“十大顽瘴痼疾”整治项目,细化74项顽瘴痼疾整治重点问题清单,查实涉及十大顽瘴痼疾问题465个,已整改464个,问题整改率达99.78%,处理277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如有案不立、压案不查和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推进了主责主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引向深入。今年共破获九类涉恶案件210起,刑拘246人,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刑拘35人。8个集体、10名个人分别受到公安部、全省扫黑除恶专项表彰。坚持打、防、管、宣一体同向发力,集中推进“一十百千万”防骗宣传工作完成146余万户,完成率142.9%;开展短信、电话和上门预警47万余人次,“全警反诈、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五是回应了民警诉求。注意倾听民警的心声,下大力气开出从优待警清单,指定专人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今年以来共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18起22人,发放各类优抚慰问、抚恤补助89人次40万元。
六是完善了制度机制。针对接处警工作暴露出的问题短板,健全完善警情追踪制度、到场报告制度,形成接警、派警、处警、反馈全链条快速反应机制,制定“12345”工作法,促进全市接处警工作进一步规
范化。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从监督执纪、执法办案、队伍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26项,同时围绕政治建警、正风肃纪、执法司法监督制约等十大方面建立健全机制制度40项,巩固扩大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堵塞管理漏洞,实现了长效长治。
七是打造了创新品牌。以攻坚会战的超常规手段开展公安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一把手”包案,信访、法制、督察、纪检多部门捆绑作业,化解、评查、督导、问责一条龙工作,破案、处置、疏导、治理等措施环环相扣,探索形成了息访罢诉、案结事了的“莆田样本”。4月22日,省公安厅在莆田召开全省公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工作现场会,推介息访罢诉经验做法;人民公安报社内参《动态清样》第十期专门推出相关经验启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东川多次作出批示,并专程到市
局调研信访化解工作;市公安局办公室信访处被公安部、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八是培树了英模典型。在队伍中树立正气,打压邪气,弘扬英模精神,强化“国字号”典型培树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在湄洲派出所获评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基础上,加快工作节奏,加大帮扶力度,全力争创国务院命名的“人民满意派出所”。通过发现典型、培树典型,高层次英模群体创历年新高。已有1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1个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目前已报公安部审批“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人、集体一等功1个。这些英模典型的推出,使得广大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主动对标对表,队伍中学典型、当典型蔚然成风。
树立民意导向,坚持眼光向下,以立说立行、即查即改的决心回应社会关切,打一场惠民利企的合成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得到实惠:
一是疏解了一批民生痛点。仙游、荔城、秀屿3个被公安部挂牌整治重点县(区)顺利实现摘牌脱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涉警问题零非访,创历年最好成绩。
二是整治了一批社会难点。坚持“以警情为中心”,聚焦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提升打击治理效能。1至5月,破案率(92.2%)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盗窃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43%,累计追缴赃款赃物折合165.3万余元,追赃率73.8%,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
三是优化了一批民生警务。结合公安机关实际,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公安的“心头大事”来办,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26项基本项目和10项重点项目,落实为民办实事活动措施251项,为民办实事3300余件,集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30项116条,帮助解决无户口人员457人,为这些人员正常生活、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四是提升了一批治理效果。紧盯食药农环等“舌尖上的安全”,组织开展“食安6号”“昆仑2021”等专项行动,共破获食药农环领域案件43起,其中由公安部挂牌督办1起、省厅挂牌督办9起,发起全国集群协查1起,收到公安部、省厅贺电表扬3次。
五是优化了一批交管措施。大力推进诚信交通建设,积极推行摩托车下乡考试、全省首家创新“党建+组团报名”、全省首家实现“一日通”当天考试领证等多项便民措施,有效解决群众无序扎堆报名和排队长、工作日没时间等问题,今年已发证3万余本,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六是下放了一批审批权限。坚持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减负”。借助电子政务平台,将93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党建+”社区邻里中心,通过“自助办”“掌上办”“帮代办”、证件免费邮寄到家等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证办事。
七是落实了一批护企举措。着眼服务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护航莆田高质量发展超越,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八是固化了一批执法成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围绕基层党建、服务民生、执法办案,固化了一批管长远、利民生的制度性成果。组织群众开展政治生态和执法司法民主测评,满意率分别高达98.75%、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