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2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时代市场监管的泉州答卷

疫情防控当先,严监管细服务,保障民生护卫经济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支援常泰街道

执法人员疫情防控期间检查市场

去年以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赶考”的严谨,坚定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着力在抗疫情、抓落实、促发展、保民生等方面担当作为,始终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管党治党新成效奋力做好市场监管新答卷。

2019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被人社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表彰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并在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的基础上,2020年被中央文明委复查确认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新时代背景下,泉州市场监管局的泉州答卷。

关键词

闻令而动,快速响应

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及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九个专项工作小组,快速部署和推进全系统疫情防控和支持复工复产工作。

与此同时,泉州市市场

监管局抽调10名精干力量组成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村一人”分赴鲤城区常泰街道10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协助工作。在这场防疫战中,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拿出了市场监管人“人民利益为先,冲锋吃苦在前”的先锋精神,驻村工作队3位同志分别被省、市表彰为“抗疫先进个人”。

关键词

强化监管,守住秩序

疫情防控期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严禁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严查药械和防疫物资质量问题,严格防疫用品认证监管,迅速稳定了市场秩序。

工作中,把好“人防”,加强餐饮环节监管,减少人员聚集,累计劝导群众取消宴席3800多场,减少办桌近5万桌次。聚焦“物防”,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牵头组建泉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进口冷链食

品疫情防控组,在全省率先推行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一县一仓”,凡是进入泉州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先进入集中监管仓查验后再出仓,该做法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同时,开发泉州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督促并检查经营者(货主)及时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录入该系统,出仓后的生产经营环节实行扫码交易,做到追溯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泉州市共进仓进口冷链食品2315批次8695吨,查处未落实进

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等违法违规案件150起,下架处理进口冷链食品6980公斤。开发“泉州市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哨点平台——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毒药品销售实名登记系统”,收集购买退热止咳药品信息及人员信息并利用大数据自动进行动态分析,日均收集信息5000多条,总数已达55.2万条,有力发挥零售药店疫情防控“第一哨点”作用。该项工作成效得到福建省药监局的高度肯定,拟在全省进行推广试用。

同时,严密做好药品零售人员的核酸检测,15天为一个周期,做到“应检尽检”,检测率达到100%。在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快速印发《新冠病毒疫苗质量安全管理须知》,对全市已启用的145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及41个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的疫苗质量进行全覆盖监管,重点核查疫苗的验收、冷链储运、配送和接种环节是否符合疫苗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是否对疫苗进行全过程温度监测和实行全周期扫描追溯。

关键词靠前服务,保障供应

严监管,更要细服务。疫情防控期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尽心尽责履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牵头单位职责,全力以赴筹集防疫物资,争分夺秒组织生产,在半个月内再造了一条防护物资产业链,全市口罩产能从疫情初期不到6万个/日到2000多万个/日,防护服产能从零起步到20万件/日,消杀药品产能达到400吨。加强防

疫物资科学调度,其间协调柒牌服饰出色完成国家调拨任务,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物资保障组致信感谢。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大对新建、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提供申报材料范本及通过绿色通道申证的具体要求,制作《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及生产备案行政指导意见书》及供企

业备案参考的隔离衣、医用隔离面罩、医用隔离眼罩的技术要求。分类提供指导中,为3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许可及备案申请指导,为70家企业出具产品送检确认函,并引导企业通过资源整合、研产转化等方式进行深度融合。积极向省药监局争取开通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绿色通道,以激活全市防控物资造血功能。

经过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的精细指导,全市先后有近50家生产企业获得医用物资临时生产资质,占到了全省三分之一。6家企业获得正式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注册证。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在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全程精细指导下,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全省第一个将医用防护服临时生产许可证转为正式生产许可证。

关键词超前谋划,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复产也是关键一环。具体工作中,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的具体抓手,出台支持复工复产二十条措施和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开通“网上办、寄递办、预约办”,推行“不见面”审批,着力保存量、扩增量。该举措促使全市市场主体逆势增长,2020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5.7万户,成为对冲经济下

行压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带动吸纳新增就业和保障民生的有力支撑。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大企业纾困解难力度,对复工企业送检产品“立即检、马上检”。加强重点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服务,解决液氨介质制冷管道未检验办证难题。市属检验机构按收费标准的70%收取产品检验费,免费检测计量器具17.94万台件,为企业减轻负担1307.2万元。

□相关新闻

“互联网+”让泉州零售药店成为疫情防控“第一哨点”

疫情防控期间,为加强零售药店智慧监管,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监测,筑牢药店“哨点”防线,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将零售药店日常监管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步推进,委托第三方开发“泉州市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哨点平台——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毒药品销售实名登记系统”(简称“购药小程序”)。系统应用以来,日均收集居民购买止咳退热相关药品数据5000多条,成效明显,受到省药监局的高度肯定,拟在全省进行推广试用。

该系统是泉州市发挥市民购药登记疫情防控“第一哨点”作用的智慧化场景应用,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可追溯。系统通过退烧类药品实名购买智慧登记上报工作,结合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对13个县(市、区)购药人数、购买药品的品类、购药人数日曲线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异常病例和不规范经营的药店,分级报警,保证药店合

规经营、真实登记。目前泉州市已经实现辖区药店智慧防控全覆盖。

二是更便捷。系统自动为药店生成“一店一码一账号”,只需由药店员工凭购药群众身份证号就可以在线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居住地址、紧急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完成实名登记过程,与传统纸质登记相比,实现了“无接触”购药的同时,缩短了将近一半的登记时间,极大方便了购药群众。同时,药店也充分发挥劝导作用,对于购买退热药品的群众,及时劝导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以免误诊及延误病情。

三是易监管。各级监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本辖区购药信息,并能随时一键导出所需时段的数据,平台自动生成与省药监局共治平台直报系统中购药信息登记无缝衔接的表格,将信息及时上传到省药监局,并共享给省数字办,对全省疫情防控形势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