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就是陈永泉,和3年前刚加入哈啰出行时相比,肤色简直是天差地别。
30岁的陈永泉,是哈啰出行福建区域的城市经理,平时除了负责各城市的整体运营管理外,每天还要奔波于各个城市的现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含义。
每天晚12点后才能休息全年无休坚守岗位
夏日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在这样的“桑拿天”里,陈永泉和他的运维团队成员们,头顶烈日奔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旅游景区,寻找违停车辆,抢修故障车,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实时调度车辆。
目前,厦门现有哈啰单车3.1万辆、哈啰助力车1.6万辆。为了全力确保哈啰单车及助力车的运营服务“不打烊”,保障市民出行,哈啰出行配足了180位工作人员,负责每天在路面上调度巡检
换电等。作为城市经理的陈永泉,除了合理安排人员外,还得亲自上街巡视车辆秩序。他每天6点多就得起床,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核实晚班情况;到了8点,会给运维人员开早会,听取昨日运行情况反馈,安排今日相关工作事项,接着,就得上路面巡视运维工作落地情况、路面车辆整体分布情况,同时对点位区域核查,增补点位,对路面车况进行检查等。由工作性质所决定,他并没有固定的休息区域,偶
尔会在树荫下或公交车站处歇息。
调研用户骑行体验是他一天里最期盼的事项,因为可以听到用户最真切的建议,及时作出调整,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这样一天忙碌下来,也要到晚上12点过后,才能回到住处休息。如今,哈啰单车已成为厦门市民日常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每逢节假日骑行用户更多,陈永泉几乎全年无休地坚守在岗位上,但这位年轻小伙却觉得越干越有劲。
干一行爱一行看好未来发展前景
陈永泉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他辞去北京工作,回到家乡泉州发展时,共享单车刚入驻泉州不久。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全新事物,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便主动投简历,申请成为哈啰出行的一名运营管理人员。
陈永泉一开始负责鲤城区域的运营管理,鲤城多背街小巷,他的任务是每天对负责区域的共享单车进行巡查、换电、现场维修、找失联车、超区车,从早到晚穿行在古城大街小巷,对城市里的共享单车进行全面排查,每颗螺丝、每个链条都是他关注的对象。
调度、巡检、维修、充
电、找车、换电……为了熟悉每个工种,陈永泉用了半个月时间全身心投入学习,他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光换电池,一天就要换200多个。刚入职时,泉州正值10月,天气依旧炎热,不一会儿他的衣服已全部湿透。半个月时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对古城街巷的深厚情感,而这份感情,也催生了他对维护城市单车秩序管理的强烈责任感。
不管什么工作,想干好都是不容易的,共享单车运维员这种户外型工作更不例外。盛夏高温里,没走几步就大汗淋漓;冬日寒风中巡查,手更是冻得僵硬。“冬天晚上很冷,手冻得失去知
觉,电池都掰不开。”陈永泉说。当时,为了方便用户一早就能使用到正常车辆,他经常需要在路面给车辆储换电至深夜两三点。而即使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他仍挤出时间,持续加深学习运营管理知识。
“之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长期以坐班为主,所以一开始觉得运营管理工作跟想象的不一样,但有一定的心理预期。”陈永泉说。母亲心疼过他,这三年时间里,他的皮肤被晒成了煤球,甚至经常被晒伤脱皮。但陈永泉却觉得,这一行总需要人干,且干一行爱一行,他很看好哈啰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基层运营人员做起,到现在成为福建区域的城市经理,因为认真努力和愿意吃苦,陈永泉只用了三年时间。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他说,自己虽然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但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以奉献之心做工作,也是在履行一份社会责任,为城市的美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