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包华罗丹凌 郑旭文/图
编前:百年征程波
澜壮阔,百年党史风云激荡。每一位献身中华民族解放和伟大复兴事业的鲜活形象,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承载着崇高目标和伟大信仰的动人故事,都值得被传扬。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整理、研究、传播党史,让这段光辉历程愈发厚重感人。在他们的努力下,革命的红色血脉赓续不绝,奋进的精神力量薪火相传。
对我们而言,他们就是流动的党史,带领我们一次次重温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陈秀
城门镇绍岐村党总支副书记、组织委员、党史讲解员
党史中“采蜜”让大家爱听
一年的时间,陈秀的讲解稿越来越丰富,作为福州仓山区城门镇绍岐村政治生活中心的讲解员,她讲的故事如同放电影,让人身临其境,被称为当地的“金牌讲解员”。
“赶鸭子上架”当上党史讲解员
2020年6月,绍岐村政治生活中心正式开放,成为仓山区的党建示范点。这里有18米宽的动感银幕,可光有展示没人讲解,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有一次,陈秀被“赶鸭子上
架”,临时承担起讲解员的工作。于是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党史讲解员。
陈秀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一开始,她就靠着死记硬背,把厚厚的讲解词记下来,说给观众听。但讲了几
次,她发现听众们兴致不浓。“讲解员不能只当史料的‘搬运工’,而是要变成‘蜜蜂’,主动到党史中采撷精华,变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大家才会爱听。”这是陈秀总结出的经验。
从“流水账”到生动“故事会”
为了做好讲解,让观众爱听,陈秀开始走访好几位村里的烈士后人,记录整理他们的讲述回忆,并且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她把这些内容都融合进讲解词里,不断修改补充其中的故事情节和细
节,让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在此过程中,她还挖掘整理了不少村里的红色故事。
如今,陈秀不用拿着讲解稿就可以如数家珍地把当地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照本宣科的“流水账”
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会”,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开馆一年来,已有100多团、1万多人次前来参观。
“把我们村红色渡口的故事代代相传下去,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陈秀说。
陈贵斌 马尾上岐村党支部书记
“虾油味”讲党史老党员夸“丫霸”
2000年,28岁的陈贵斌以高票成功当选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上岐村党支部书记。多年以来,他一心为村民办实事,成为大家心中的“领头羊”。今年以来,已入党28年的陈贵斌坚持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办好“党员课堂”,在村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党史学习热潮。
上岐村共59名党员,其中大部分是老党员,年龄在60至70岁之间。因此,如何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的方式讲党史,让老党员们坐得住、听得进,是陈贵斌此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人一上年纪,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所以讲课时间不宜过长。”陈贵斌说,他将每次课堂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还用充满“虾油味”的福州话为老党员们宣讲党史,参加学习的老党员们都夸:“丫霸!陈书记的课都是合我们福州人的胃口!”
除了形式外,陈贵斌也重视内容的“故事性”。陈贵斌说,从今年年初开始至6月底,他已陆续组织了6期党史学习教育,每期均为不同的题材。
坐着听课远不够,陈贵斌还充分发挥马尾区
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日前,他先后组织全体党员赴马尾“潮江楼”、琅岐南兜村游击队革命遗址等,探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回顾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
谈及党史教育对自身工作的影响,陈贵斌表示,作为党支部的带头人,他将弘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干好本职工作。
林奇清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师
活用时尚元素让党史课生动
最近《觉醒年代》火爆全网,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热捧。而林奇清深信,这又会成为自己课堂上引起学生共鸣,有效传播党史的绝佳素材。作为思政教师,林奇清经常结合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让自己的课堂更生动活泼。
讲党史先调查热播剧成教材
在《觉醒年代》的弹幕里,林奇清注意到不少年轻观众对剧情和剧中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的年纪和我的学生相仿,既然他们如此喜欢这部剧,那我的学生是不是也如此呢?”于是林奇清在班上做了个小调查,发现班上的同学不仅爱看,有的
还“二刷”这部剧。同学们对这部剧的高度肯定,让林奇清觉得这是个讲党史的绝佳题材。
林奇清抓住这部剧里最打动人最引人共情的片段,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由于契合了当下的热点,大受同学们好评。
向学生请教热点让学生喜欢党史
研究生毕业后,林奇清在思政老师的岗位上干了20多年。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党史课讲述得更加有趣、生动。为此,她会寻找包括影视剧在内的很多时下热门素材,作为自己课上的案例进行讲解。
林奇清说,现在00后学生思维更加发散,要抓住他们的胃口,就必须找到当下学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人物,融合进自己的课堂内容。“比如说到文化自信时,我就会提到李子柒和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
年轻人关注的热点总在变,为了跟上节奏,林奇清也经常向学生请教,她会在课上问同学们现在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把这些新鲜元素整合到讲课中。
林奇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她希望通过将党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引导新时代新青年从党史故事中汲取中国革命精神、学习革命道德,思考成长的理想与信念,培养年轻人的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